![](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2/13/2134FE291D.jpeg)
如今, 手機已然成為了現代人最不可缺少的通訊工具之一, 相信很多報友也是手機控, 織圍脖, 玩自拍, 看新聞, 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手機。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C/7A/C7A60817A9.jpeg)
顯然, 手機的危害性其中一大來源即是其所帶有的電磁輻射。
現在讓我們看看, 現實中使用手機時人們有哪些常犯的錯誤:
1.撥電話時把手機緊貼耳朵
手機撥出電話而未接通時, 輻射會明顯增強, 此時應該讓手機遠離頭部, 間隔約五秒鐘後再通話。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8/CE/8CE4CFE546.jpeg)
2.手機信號越弱, 耳朵貼得越近
當手機信號變弱時, 許多人會本能地將手機儘量貼近耳朵。 但根據手機的工作原理, 在信號較弱的情況下, 手機會自動提高電磁波的發射功率, 使得輻射強度明顯增大。 此時把耳朵貼近, 頭部受到的輻射就會成倍增加。
3.把手機掛在脖子或腰間
手機的輻射範圍是一個以手機為中心的環狀帶, 手機與人體之間的距離決定了輻射被人體吸收的程度。 因此, 人與手機需要保持“距離之美”。
有醫學專家指出, 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 手機如果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旁,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F/0B/F0B4ED0DA1.jpeg)
4.“一隻耳”煲“手機粥”
研究表明, 長時間的連續輻射可能會使腦部受到影響。 專家建議, 不宜用手機長時間通話,
5.東晃西走, 頻繁移動
一些人喜歡在打手機時不自覺地踱方步、頻繁走動, 卻不知頻繁移動位置會造成接收信號的強弱起伏, 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短時間高功率發射。 此外, 在行駛的車上打手機, 手機有可能會為了避免過於頻繁的區域切換, 而指定覆蓋範圍更廣的大功率基站提供服務, 其發射功率則會因傳輸距離的增加而提高。
6.私密電話“躲到牆角悄悄說”
對於涉及私密內容的電話, 不少人喜歡躲到建築物的角落接聽。 而一般情況下, 建築物角落的信號覆蓋比較差, 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機的輻射功率增大。 基於同樣的道理,身處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境時,也應慎打手機。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B/A7/BA73D73F41.jpeg)
預防減少手機輻射是硬道理:
而據有關專家指出手機的危害有一個很長的潛伏期,人們一下子很難看出後果來, 因而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既然離不開手機,那麼就學著科學使用手機來儘量減少電磁輻射帶來的傷害吧!
1.手機開啟的瞬間要遠離身體,因為此時輻射最強,危害最大。
2.手機撥號時的輻射特別大,已經播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所以在撥號時儘量讓手機離身體遠一點。
3.手機待機狀態輻射並不大,響第一聲的時候輻射最大,所以建議手機響後不要急於接通,讓手機多響幾下再接比較好。
4.手機不要放在枕頭邊,女性不要把手機關在胸前,男性避免掛在腰部。
5.儘量減少每次通話時間,每次通話時間最好控制在3分鐘之內,如果一次通話實在需要較長時間,可分為幾次交談,讓大腦自我調節休息一下。
6.左右耳輪流聽電話,如果發現頭或者耳朵發熱發燙就應該立即停止通話,並且用手掌來回按摩,以增加受損害部位血液的流量和流速,使受損害部位組織迅速癒合。
7. 手機使用者還可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來提高機體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7/2B/72BBF3E599.jpeg)
八大人群慎用手機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任務應該少用甚至不用手機:
1.癲癇病患者:手機產生的電子波有誘病可能;
2.心臟病患者:實驗證明,手機電磁波可使心電圖發生異常;
3.嚴重神經衰弱者:長期使用手機,有可能加重失眠、健忘、多夢、頭暈、頭痛、易怒等神經衰弱症狀。
4.白內障患者:手機電磁波可能使眼球晶狀體溫度上升、出現水腫,加重白內障患者的病情。
5.甲亢及糖尿病患者:手機釋放的電磁波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加重甲亢、糖尿病等內分泌不調性疾病的病情。
6.孕婦及母乳餵養者:妊娠早期是胚胎組織分化、發育的重要時期,此時的胎兒最易受內部、外部環境的影響:嚴重的電磁波輻射除了有致畸作用之外,還可能導致產婦內分泌紊亂,影響泌乳。
7.兒童及青少年:手機輻射可能影響少兒大腦發育,嚴重的會誘發腦瘤。
8.60歲以上的老人:電磁波會妨礙老年人大腦功能的正常發揮。
基於同樣的道理,身處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境時,也應慎打手機。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B/A7/BA73D73F41.jpeg)
預防減少手機輻射是硬道理:
而據有關專家指出手機的危害有一個很長的潛伏期,人們一下子很難看出後果來, 因而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既然離不開手機,那麼就學著科學使用手機來儘量減少電磁輻射帶來的傷害吧!
1.手機開啟的瞬間要遠離身體,因為此時輻射最強,危害最大。
2.手機撥號時的輻射特別大,已經播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所以在撥號時儘量讓手機離身體遠一點。
3.手機待機狀態輻射並不大,響第一聲的時候輻射最大,所以建議手機響後不要急於接通,讓手機多響幾下再接比較好。
4.手機不要放在枕頭邊,女性不要把手機關在胸前,男性避免掛在腰部。
5.儘量減少每次通話時間,每次通話時間最好控制在3分鐘之內,如果一次通話實在需要較長時間,可分為幾次交談,讓大腦自我調節休息一下。
6.左右耳輪流聽電話,如果發現頭或者耳朵發熱發燙就應該立即停止通話,並且用手掌來回按摩,以增加受損害部位血液的流量和流速,使受損害部位組織迅速癒合。
7. 手機使用者還可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來提高機體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http://pic.beforeout.com/uploads/7/2B/72BBF3E599.jpeg)
八大人群慎用手機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任務應該少用甚至不用手機:
1.癲癇病患者:手機產生的電子波有誘病可能;
2.心臟病患者:實驗證明,手機電磁波可使心電圖發生異常;
3.嚴重神經衰弱者:長期使用手機,有可能加重失眠、健忘、多夢、頭暈、頭痛、易怒等神經衰弱症狀。
4.白內障患者:手機電磁波可能使眼球晶狀體溫度上升、出現水腫,加重白內障患者的病情。
5.甲亢及糖尿病患者:手機釋放的電磁波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加重甲亢、糖尿病等內分泌不調性疾病的病情。
6.孕婦及母乳餵養者:妊娠早期是胚胎組織分化、發育的重要時期,此時的胎兒最易受內部、外部環境的影響:嚴重的電磁波輻射除了有致畸作用之外,還可能導致產婦內分泌紊亂,影響泌乳。
7.兒童及青少年:手機輻射可能影響少兒大腦發育,嚴重的會誘發腦瘤。
8.60歲以上的老人:電磁波會妨礙老年人大腦功能的正常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