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體有生物鐘一樣, 食物也有自己的生物鐘。 按照最佳的“食物生物鐘”進食, 不僅能充分享受美味, 還能使人吸收到最多的營養。
早喝粥
一日三餐都能喝粥, 但最佳的時間是早晨。 早上常會感到胃口不好、食欲不佳, 喝碗熱粥, 能生津利腸, 利於消化。 如果再放入些切碎的蔬菜、一個雞蛋或是肉末等食材, 養胃暖胃的同時也豐富了營養。
推薦食譜:什錦蔬菜粥。 大米加適量清水煮開後, 加香菇絲和胡蘿蔔絲;再改用小火煮至米粒黏稠, 放入汆燙過的西蘭花和打散的雞蛋液;煮開後加鹽、香油, 調味即可。
午吃薯
經過上午緊張的工作或學習, 從早餐中獲得的能量和營養不斷被消耗, 需要及時補充, 因此午餐最好吃些紅薯、土豆等薯類食物來替代部分主食。
薯類食物不但能保障碳水化合物的供應, 更能提供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可讓整個下午的精力更加充沛。 但薯類食物不宜飯後再吃, 一來容易吃撐, 二來會影響其中營養元素的消化和吸收。
另外, 薯類所含鈣質需要在體內經過4—5小時進行吸收, 而下午的日曬正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薯類最好蒸或煮, 可以很好地保留營養素。
推薦食譜:咖喱土豆泥。
洗淨的土豆蒸熟去皮,
做成土豆泥,
咖喱塊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融化,
放入土豆泥拌勻。
晚食果
晚餐不宜吃太多,
優酪乳水果沙拉:根據個人喜好選3—5種應季水果切塊, 加些優酪乳、少許鹽, 攪拌均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