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家媽媽教女兒理財
本人已婚。
可是PP窮極,
實在是無錢可理,
只好說說媽媽的理財故事。
一直到大學畢業, 我都覺得家裡是有錢的。 我的同學也感覺我家不缺錢。 甚至有同學當時要買房, 都來問我借錢。 我說我才工作, 哪有錢啊?她說:問你爸爸媽媽借點嘛。 暈。
許多人家父親是不理財的, 這重大的責任, 一般是在賢內助身上了。 可是我母親, 用時下流行的話說, 是敗家得厲害類。 外人看看我家光鮮著呢, 父親公司效益 好, 且父親還是一個小有權利的中層時, 自己也覺得錢夠用。 可是一旦公司經營不善,
就在前幾天, 媽媽還不肯承認自己敗家, 說她當年和消費和我怎麼能比呢?天哪?她是賺多少花多少的, 而我, 只花了家裡非常小的一部分。 何況不是一個時代。 真的是個糊塗媽。
舉例:一, 喜歡逛街, 完全不儲蓄。 喜歡買衣服買小飾物做頭髮。 其實當時爸爸也沒有什麼大錢。 真要積蓄, 也未必能省下來什麼。 可是細水長流啊, 一來二 去, 就看出來了。 媽媽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有錢的樣子, 什麼流行買什麼, 家裡假的項鍊首飾的倒不少(有的是給我買的), 一樣真的沒有。 有這樣亂花錢,
二, 喜歡攀比。 女人的壞毛病之一。 比來比去, 就是錢倒楣。 全是拿人家有的比自己沒有的, 心思沒有花在家庭建設上。 有一個階段, 爸爸是承包性質, 要自己 管財;需要媽媽説明。 媽媽非常不高興, 覺得自己如果幫爸爸管錢就是做了爸爸的廉價勞動力——真是糊塗得要命。 我於是每天做完作業都要和爸爸商量一會兒, 整 理他一天的工作, 再把明天的事情理一下。 把本該是媽媽的工作接下來。 那是我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階段。 有這種心態的媽媽, 家庭就不會非常興旺的。
三.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 比如織毛衣。 這本不是壞事。 可是她織起來就沒個完, 恨不能給我們的鄰居朋友人手織一件。
四, 對朋友及我們兩個小孩有求必應, 完全沒有錢的概念。 所以後來我們成年了, 家裡卻沒錢, 弟弟長期無法理解這個問題, 和父母爆發了巨大的衝突。 父親在 沒有錢用的情況下, 甚至會去借三分的高利貸——同樣是個糊塗的要命的人。 我們幼時, 家裡不建房子, 不置辦現代化的家電,
我的理財及有錢就收著, 不亂用, 完全承父母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