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100個卷腹, 堅持一個月腰圍卻紋絲不動?先別急著懷疑人生, 今天咱們就聊聊這個扎心的事實——為什么你拼命練肚子, 肥肉卻死活不愿意離開。
很多人以為:
做哪個部位的運動 → 就消耗哪個部位的脂肪
實際上:
脂肪分解后進入血液 → 全身循環代謝
→ 最后從哪里消失完全看基因
舉個栗子:
有人先瘦臉,
有人先瘦胸,
這事兒跟練哪沒關系。
哈佛大學做過實驗:
一組人只做單側腿部訓練
六個月后測量
結果雙腿脂肪減少量幾乎相同
這實驗被重復了十幾次,
結論都一樣。
腹部脂肪分為兩種:
皮下脂肪(摸得到的軟肉)
內臟脂肪(包裹器官的硬脂肪)
重點來了:
內臟脂肪是人體最后的能量儲備,
原始社會防止餓死的保命設計,
所以最難調動。
壓力大 → 皮質醇升高 → 促進內臟脂肪堆積
這就是為什么越加班肚子越大。
做卷腹時:
消耗的熱量≈爬樓梯2分鐘
主要鍛煉腹肌
對減腹部脂肪幾乎沒幫助
打個比方:
就像給衣柜里的衣服熨燙得筆挺,
這些產品的作用:
暫時擠壓脂肪(脫下來就還原)
出汗流失的是水分
可能傷害內臟器官
有姑娘戴束腰三個月, 腰細了但體檢查出胃下垂。
第四課:真正有用的方法全身減脂是唯一解想要肚子瘦, 必須:
控制總熱量攝入
進行全身性運動
保證充足睡眠
實測數據:
當體脂率降到22%以下(男性18%),
馬甲線會自動浮現。
雖然不能局部減脂, 但:
強化腹肌能讓肚子更緊實
改善體態視覺上顯瘦
預防腰肌勞損
推薦動作:
平板支撐 " 卷腹
死蟲式 " 仰臥起坐
減肥時:
脂肪細胞只是縮小
數量終身不變
這就是為什么反彈容易
酒精代謝優先級最高
喝酒時吃的食物
更容易轉化成內臟脂肪
在健身行業待了這么多年, 我發現很多人對肚子上的贅肉有種執念。 其實稍微有點小肚子再正常不過, 那是身體保護器官的自然設計。
我的建議是:
把體重秤換成皮尺
關注腰臀比(女性"0.8, 男性"0.9)
每月拍對比照比稱重更有意義
記住, 健康的身體本來就有脂肪。 與其糾結那點贅肉, 不如把精力放在培養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上。 畢竟, 能讓你快樂地吃、安心地睡、精力充沛工作的身體, 就是最好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