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 還能預防各種慢性疾病。 大部分人喜歡在飯后運動, 飯后直接跑步或者運動是不可取的, 會給腸胃帶來刺激, 引起惡心、嘔吐、胃痙攣等不適癥狀。 同時, 吃飽飯后身體的消化系統需要大量血液來幫助消化食物、吸收養分。 如果立即運動, 身體肌肉也需要大量血液來參與, 血液同時供應消化系統和肌肉組織, 容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引起消化不良, 也影響運動效果。 那么, 飯后應該如何減肥呢?
飯后多久可以運動?
按運動強度來說, 散步、走路、廣場舞、太極拳等輕度運動, 飯后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可以進行。 慢跑、減肥操、騎自行車等中度運動, 可在飯后一個小時至兩個小時進行。 長跑、跳繩、踢足球、打籃球等高強度運動, 宜在飯后兩小時至三小時再進行。
按用餐量來說, 如果運動前的用餐量較大, 并且吃的是以蛋白質和脂肪為主的食物,
飯后如何運動?
飯后半個小時:在這半個校內, 以休息為主, 靜坐與家人朋友一起飯后的聊天, 多聊些茶余飯后的開心的話題。 既保持良好的心情, 又保障了食物的最佳消化。
飯后1到1.5個小時:這個時候, 食物的消化的最高峰基本過去了, 一般的運動是沒有關系的。 諸如快走、慢跑之類的運動都可以慢慢展開。 俗話說“飯后走一走, 活到九十九”, 飯后散步能促進消化, 但是劇烈運動還是要節制。
飯后適宜的運動:
無論吃什么, 采用什么方法減肥, 記得飯后運動都是對的。
對懶人言:散步——懶美眉可以選擇散步, 但這么低的運動量想靠它來減肥就甭惦記了, 但是起碼可以有助消化!
對半懶人言:慢跑——慢跑, 運動時間要持續到一個半小時以上, 不能間斷哦, 10分鐘或20分鐘的運動是不會消耗脂肪的, 所以最最起碼也要撐到半小時以上!
如果你不懶:減肥操——各種減肥操, 需要用30-60分鐘的時間, 就怕你懶的動換, 你可以每天做到嗎?
注意事項:做完動作后, 平躺一會兒, 放松腹部, 運動當中不要過于激烈, 腦子里要想著腹部肌肉在運動。
飯后30分鐘, 恰好是小腸開始對食物進行分解吸收的時間。 因此, 在吃完飯30分鐘后, 血糖濃度就會開始上升。 而在這個關鍵時刻運動, 就能不讓血糖有機會形成脂肪。
飯后做什么運動
1、練習蹲樁:
[預備姿勢]:站立時, 兩腳與肩同寬, 兩臂自然下垂, 兩手掌輕貼于腿兩側, 眼平視前方。
[動作]:左腿向左側邁出一步, 同時兩手臂抬起成抱物狀, 手高不過肩, 眼平視前方, 兩腿屈膝下蹲約130度, 保持平穩, 上身挺直, 兩手下按與肚臍同高,
[作用]:可使下肢、腰背肌肉得到鍛煉, 緩解肌肉的緊張。
以上運動, 應依照循序漸進、適可而止的原則, 從小運動量開始, 以運動后心率比運動前增加30%~50%為準。 由于鍛煉的過程是機能逐步改善和適應的過程, 所以運動量的增加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 每次鍛煉時間在20~40分鐘。 每周由鍛煉2~3天逐漸增至5~7天。
2、利用健身器材--太極推手器:
[動作]:面對器械,雙腳同肩寬,雙膝略彎曲,成馬步。雙手張開,分別放在兩轉盤同側的邊緣上,轉動轉盤。練習過程中,推至右邊時,腰部以下重心應向右移,右腿成弓步,推至左邊時,重心向左移,左腿成弓步,反復進行。練習速度為中速,一次練習時間掌握在3~5分鐘,做2~4次,可依自己情況而定。
[作用]:能夠鍛煉上肢肌肉,緩解書寫帶來的手臂肌肉緊張,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利消化。
以上運動,要注意動作緩和、均勻,切忌用力過猛,以免造成損傷。
3、赤腳走
[動作]:選擇干凈平滑,鋪有鵝卵石的林蔭小路,光腳在小石子路上走路慢行。時間掌握在30分鐘為宜。
[作用]:通過增加足底筋膜、韌帶、穴位及神經末梢與凹凸不平路面的接觸機會,使足底的敏感區域不斷受到刺激,這些刺激信號傳入相應的心臟器官以及與之相應的大腦皮層,可調節身體各部分的功能,起到輔助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
4、變速運動
一般來說,慢走步行速度為25~30米/分,快走步行速度為70~90米/分,相當于每小時5公里左右,慢跑速度為每小時6~7公里。步速一般以勻速為佳,亦可根據地形、地面結構狀況,采用變速方式。運動中,心率應控制在110~130次/分。
[作用]:作為一種有氧運動,它能改善心肺功能,放松肌肉。
另外,午飯后找個開闊平坦的地方,打打太極拳、做做深壓腿,或者扶著墻緩緩壓一下背,動作幅度不大,卻能放松肌肉,緩解長期坐著帶來的肌肉酸痛感。(參考網站:太平洋女性)
2、利用健身器材--太極推手器:
[動作]:面對器械,雙腳同肩寬,雙膝略彎曲,成馬步。雙手張開,分別放在兩轉盤同側的邊緣上,轉動轉盤。練習過程中,推至右邊時,腰部以下重心應向右移,右腿成弓步,推至左邊時,重心向左移,左腿成弓步,反復進行。練習速度為中速,一次練習時間掌握在3~5分鐘,做2~4次,可依自己情況而定。
[作用]:能夠鍛煉上肢肌肉,緩解書寫帶來的手臂肌肉緊張,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利消化。
以上運動,要注意動作緩和、均勻,切忌用力過猛,以免造成損傷。
3、赤腳走
[動作]:選擇干凈平滑,鋪有鵝卵石的林蔭小路,光腳在小石子路上走路慢行。時間掌握在30分鐘為宜。
[作用]:通過增加足底筋膜、韌帶、穴位及神經末梢與凹凸不平路面的接觸機會,使足底的敏感區域不斷受到刺激,這些刺激信號傳入相應的心臟器官以及與之相應的大腦皮層,可調節身體各部分的功能,起到輔助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
4、變速運動
一般來說,慢走步行速度為25~30米/分,快走步行速度為70~90米/分,相當于每小時5公里左右,慢跑速度為每小時6~7公里。步速一般以勻速為佳,亦可根據地形、地面結構狀況,采用變速方式。運動中,心率應控制在110~130次/分。
[作用]:作為一種有氧運動,它能改善心肺功能,放松肌肉。
另外,午飯后找個開闊平坦的地方,打打太極拳、做做深壓腿,或者扶著墻緩緩壓一下背,動作幅度不大,卻能放松肌肉,緩解長期坐著帶來的肌肉酸痛感。(參考網站:太平洋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