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后頭一年內,
是脂肪細胞在人一生中增殖最快的時期之一。
這個時期肥胖,
可導致脂肪細胞的數目增多和體積增大。
這種肥胖,
即使將來減肥,
也只能把脂肪細胞的體積減少,
而不能減少脂肪細胞的數目。
這一時期的嬰兒,
如果喂食過量牛奶或過早增加米粉、奶糕等輔食,
會導致孩子過胖。
重度肥胖兒還會因皮下脂肪過度增厚,
限制自身胸廓和橫膈發育與運動,
使肺通氣不暢,
稍一活動就心慌氣短,
嚴重影響心肺功能,
甚至會發生心力衰竭而導致死亡。
肥胖對兒童的近期影響,
首先表現在由于體重的增加而使身體笨重,
行動遲緩,
動作不靈活,
而且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如骨折及扭傷等。
在導致兒童肥胖的多種原因中,
能量攝入過多和運動過少是兒童肥胖的主要危險因素。
有很多家長(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認為,
孩子能吃是福,
吃得越多、長得越胖就意味著越健康。
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下,
他們放縱孩子的食欲,
孩子愿意吃什么就吃什么,
大量給予三高(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品,
對孩子的飲食毫無節制,
這樣不僅使孩子偏食,
而且把他們養成了“小胖墩”。
大部分肥胖兒的生長發育比同齡正常兒快,
體重重、個子高,
體內的性激素水平也較同齡正常兒童偏高,
因而青春發育期提前。
在性發育前,
這些肥胖兒的身高常高于同齡正常兒童;在性發育后,
大部分孩子最終身高則處于正常范圍的低值,
少數低于正常值,
而成為矮胖型身材。
最新研究發現,
肥胖女童的垂體有脂肪沉積,
可能導致其體內性激素分泌紊亂,
而使胖姑娘月經不調,
甚至誘發乳腺癌、子宮癌等疾病。
肥胖可使周身性的脂肪分布過多,
從而導致全身各種代謝障礙。
肥胖發生的年齡越小,
肥胖病史越長,
這種代謝障礙就越嚴重,
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膽石癥、痛風等疾病的危險性就越大。
肥胖在對兒童生命質量構成威脅的同時,
還影響兒童的心理行為。
肥胖兒往往自我評價低、缺乏自信心、自卑感明顯、伙伴關系不良,
害怕社交,
缺乏知心朋友,
有較多的焦慮情緒,
如神經質、緊張、擔心等。
這些心理及情感上的損害,
隨著肥胖狀況的持續,
將影響其成年后的受教育程度、婚姻、就業和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