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厭食癥?
厭食(Anorexia)是指較長時期食欲減退或消失。 厭食癥, 或稱神經性厭食癥(Anorexia Nervosa, AN), 是一種進食障礙類的精神疾病。
患者對自己的身體形象產生不正常認識, 擔心發胖, 臨床表現為用自愿禁食、引吐、服用瀉藥等藥物、體育鍛煉等方法過度追求減輕體重, 甚至在明顯消瘦的情況下還認為自己太胖。 其主要分為兩類:限制型患者主要靠禁食和鍛煉, 暴食引吐型患者為間歇出現暴食, 然后又用各種方法降低體重。
患者約95%為女性, 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類似的性格傾向。 主要包括:小兒厭食癥、青春期厭食癥以及神經性厭食癥。
厭食癥患者擔心發胖 導致骨瘦如柴
厭食癥患者最主要癥狀是對食物提不起興趣, 沒有胃口開懷吃東西。 患者的想法和實際情況相差很遠, 即使已經很瘦了, 還老是覺得自己很胖。 根據美國精神協會的標準診斷, 厭食癥患者的體重往往低于標準BMI的15%。
患者過多注意飲食和擔心發胖的心理, 而主動拒食或過分節食, 造成消瘦、營養不良, 出現皮膚干燥、水腫, 甚至骨瘦如柴, 即使這樣, 還認為這就是“骨感美”, 只有這樣的擔心和控制才會有如此的效果。
做到下面幾點 正確預防厭食癥
1.定時進餐, 適當控制零食
所謂定時進餐, 就是按頓吃飯。 正餐包括早餐、中餐、午后點心和晚餐, 三餐一點形成規律, 消化系統才能有勞有逸地“工作”, 到正餐的時候, 就會渴望進食。 絕對不吃零食是不現實的, 關鍵是零食吃得不能過多, 不能排擠正餐, 更不能代替正餐。 零食不能想吃就吃, 應該安排在兩餐之間, 或餐后進行, 否則會影響食欲。
2.節制冷飲和甜食
冷飲和甜食, 口感好, 味道香, 孩子都愛吃, 但這兩類食品均影響食欲。 中醫認為冷飲損傷脾胃, 西醫認為會降低消化道功能, 影響消化液的分泌。 甜食吃得過多也會礙胃。 這兩類食品飽腹作用強, 影響吃正餐, 所以要有節制。 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或餐后1小時內。
3.飲食合理搭配
我們日常所需的營養物質要靠從食物中攝取, 但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并不是等量的, 有的營養素需要得多, 有的需要得少。 注意各營養素間的比例, 以求均衡飲食。 每天不僅吃肉、乳、蛋、豆, 還要吃五谷雜糧、蔬菜、水果。 每餐要求葷素、粗細、干稀搭配, 如果搭配不當, 會影響食欲。 如肉、乳、蛋、豆類吃多了, 因它們富含脂肪和蛋白質, 胃排空的時間就會延長, 到吃飯時間卻沒有食欲;粗糧、蔬菜、水果吃得少, 消化道內纖維素少, 容易引起便秘。
此外, 有些水果過量食入會產生副作用。 橘子吃多了“上火”, 梨吃多了損傷脾胃, 柿子吃多了便秘, 這些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食欲。
5.防止挑食和偏食
挑食和偏食影響從多種食物中攝取機體所需要的營養,
經常變換飯菜花樣, 提高進食的新鮮感, 增進食欲。
6.保證充足睡眠, 定時排便
睡眠時間充足, 精力旺盛, 食欲感就強;睡眠不足, 無精打采, 就不會有食欲, 日久還會消瘦。
7.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鍛煉
每天用20-30分鐘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 比如打羽毛器、騎自行車、快走、跑步等, 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加速能量消耗, 促進食欲。
建議:不要過度追求“骨感美”
部分朋友有過度追求身體苗條的心理。 由于擔心發胖, 認為胖就是不健康、不美, 瘦就有精神、有魅力, 所以對身材的要求和對自己的期望, 使她們非常注意飲食和體重, 唯恐進食就會發胖, 所以少吃或不吃食物,
減肥的朋友不應過度追求“骨感美”, 減掉過多的體脂, 通過運動塑造美好的身體曲線, 健康的身材才是美麗的。 合理的生活制度能誘發、調動、保護和促進食欲, 預防厭食癥。 希望減肥的朋友都能循序漸進, 健康有效地減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