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重的定義在了解什么是‘理想體重’前, 我們先來認識‘體重’的觀念。 所謂‘體重’, 指的便是‘身體所有器官重量的總和’。
體重的變化, 會直接反映身體長期的熱量平衡狀態。 而體重增加的原因, 也會因不同的生理特性, 顯示體內組織的變化, 例如在成長時期, 體重會因體內的細胞生長而增加, 而在成年時期, 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體內的脂肪組織增多及體脂肪增加。
二、理想體重一個人的體重是否合乎‘理想體重’的原則, 不全然以科學因素為考量。
在現代社會中, 一個人的體重理想與否, 往往依照社會的價值觀而定。
BMI = 體重(公斤) ÷身高2 (公尺)依照身體質量指數看來, 對人體壽命及健康最理想的數值為22(±10%), 男女皆相同。 在算出個人的BMI后, 就可以推算出個人的理想體重了。
理想體重 = 22 ×身高2(公尺), ±10%依據不同身體質量指數, 我們可以看出自己的體重是否合乎理想:
成人的體重分級與標準分 級 身體質量指數體重過輕 BMI <18.5正常范圍 18.5 ≦ BMI <24過 重 24 ≦ BMI <27輕度肥胖 27 ≦ BMI <30中度肥胖 30 ≦ BMI <35重度肥胖 BMI ≧35資料來源:衛生署食品資訊網/肥胖及體重控制根據下表, 我們可以發現, 身體質量指數也會影響壽命的長短。 BMI偏高或偏低的民眾, 都不比BMI介于22-25之間的民眾來的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