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哪個減肥效果好
人類運動的能量來源, 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糖類在體內有兩種燃燒方式:有氧氣和無氧;脂肪在體內燃燒方式是有氧。 所謂有氧氣, 就是有氧氣參與進來的供能方式, 也就是說, 無論是呼吸還是血液循環, 都要有能力把氧氣運送到肌體所需部位(就是你運動的肌肉部位)。 低強度的持續的較長的運動, 肺是來得及吸氧的, 心臟是來得及輸送氧氣的, 肌肉呢, 也是來得及利用氧氣的, 所以稱之為有氧(運動)。 但如果是高強度或是極快的運動, 氧氣根本來不及攝入、傳輸和利用,
小結:當運動強度較低, 耗能就小, 氧氣有足夠的時間被輸送到組織細胞中, 并幫助燃燒能源,
而當人們在做劇烈的運動時, 比如 100 米跑, 起跑時吸的那口氧氣, 卻根本還來不及到達肌肉細胞當中去參加「燃燒」的活動。 人在利用氧氣的過程中, 有一個相當大的時間差, 這個時間差決定了劇烈的、短時間的運動, 成為了無氧運動。 比如100 米短跑, 200 米短跑, 100 米游泳, 各種力量舉等都是無氧運動。
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
有氧代謝是緩慢但持久的供能系統, 主要燃料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靜息時, 身體有持續的氧氣供應用來產生能量,
當運動強度增大到一定程度, 能量需求超過有氧代謝系統的供給能力時, 無氧代謝系統就開始啟動。 無氧代謝只能使用糖分為燃料, 特點是供能迅速但是產能量比較少。 這也就是為什么大重量舉重時我們舉十多下就會力竭的原因之一。 無氧代謝的最大缺點是糖分不充分「燃燒」, 產生乳酸。 乳酸的堆積導致肌肉細胞環境酸堿度降低, 這是高強度運動時容易疲勞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無氧代謝運動一般不能超過兩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