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有著各種各樣的運動減肥、健身方式, 有的運動方式相對靜態, 比較緩和, 比如瑜伽、平板支撐等等, 有的運動則相對激烈, 比如跑步、跳躍、打球等等。 想要減肥, 必須做運動, 但是如何避免運動帶來的損傷呢?
一、注意運動時間和次數
每個年齡段人群都可以進行運動鍛煉, 建議每周進行3-5次中等及以上強度的鍛煉為宜, 每次鍛煉的時間再15分鐘以上較為有效, 日常步行活動控制在6000步, 減少坐臥的時間, 每隔一小時就應當站立起來走動, 減少腹部和腰部的脂肪堆積。 不要過于頻繁的進行高強度運動, 給與身體肌肉、關節休息恢復的時間, 這樣既能保證鍛煉效果, 又不損傷身體。
二、根據年齡和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制定合理運動方案。
上了年紀的人群, 盡量選擇平穩的運動方式, 不要對心肺有太大符合, 體質弱的人群選擇運動方式時也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
三、穿著運動裝束參加運動
穿著舒適合體的運動裝束參加運動, 不要心血來潮的去進行運動, 穿著拖鞋、皮鞋、襯衫、短裙之類不適宜運動的裝扮,
四、注意運動場所的環境、安全使用運動器械
到了運動場所, 尤其是陌生的場所, 注意觀察場所的狀況, 檢查運動器械, 防提止運動過程中跌倒、滑倒或者是被器械弄傷。
五、熱身過后再運動, 讓身體進入運動狀態
運動之前進行適當的熱身, 將肌肉喚醒, 讓關節舒展開來, 慢慢進入運動狀態, 減少運動過程中的抽筋, 腕關節、踝關節扭傷等常見現象。
六、運動動作規范, 必要時需要他人輔助或進行運動保護
既然開展了運動, 就要遵循運動規范, 將每個運動步驟和動作執行到位, 不要一味的強調速度和力量, 只有到位的動作才能達到最好的運動效果, 在初次使用或者使用一些復雜、重量大的運動器械時, 有必要尋求教練或者同伴的協助, 從而保證自己的運動順利完成。
七、運動后進行身體放松, 靜態拉伸軀體
運動結束后要進行適當的身體放松, 進行簡單的軀體拉伸或者一些修整運動, 將運動造成的肌肉乳酸進行消化, 緩解肌肉酸痛和疲勞,
八、病患人群要遵循醫囑進行運動
部分病患人群由于要進行恢復性運動, 需要嚴格遵循醫囑, 在項目的選擇上尤其需要注意, 對已經受損的部位不要造成負擔, 循序漸進, 逐步加強, 才能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