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盛行,
許多真理謬誤就都在“隨手一轉”中產生:人氣高漲的美容貼並非完全值得信賴,
“真相貼”可能不僅沒有好處,
濫用還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美容知識也要隨科技發展隨時更新,
才不會陷入保養迷思錯把誤膚當護膚。
權威雜誌《VOGUE服飾與美容》資深美容編輯SOLO在最新的11月刊中揭發了9大網路熱轉誤膚貼,
從專業角度解讀一些護膚貼士背後的誤區。
“誤膚貼”一:洗臉時簡單加入幾種原料,
就可以起到護膚的作用。
VOGUE解讀:簡單的把米醋或啤酒等加入水中, 不僅不能發揮任何功效, 如果量的控制不合理, 甚至可能刺激皮膚, 起到相反的效果。
“誤膚貼”二:運動前服用左旋肉堿, 可以有效轉化脂肪, 讓皮膚變得更緊致有彈性。
VOGUE解讀:左旋肉堿的“燃脂”效果極為有限, 只適合習慣激烈運動的人。 至於讓皮膚變美, 則完全是有氧運動的功勞。
“誤膚貼”三:眼圈周圍塗蜂蜜、蛋清,
VOGUE解讀:感覺好≠真有效。 現代美容保養品的成分, 都是經過反復地萃取、提煉和淨化的, 也非常注意每種有效成分濃度、劑量以及互相的搭配, 這些都是“廚房美容家”們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誤膚貼”四:可以用檸檬皮和小蘇打清潔毛孔,
細鹽去黑頭,
用一勺紅糖加半勺蜂蜜代替去死皮膏。
VOGUE解讀:造成毛孔擴張的最大原因是皮膚感染。 器具、皮膚沒有消毒乾淨, 清理時力度不當都可能引起皮膚組織受傷。 護理重點其實在於去黑頭後的“水油平衡”, 這樣才能改善黑頭情況, 防止毛孔擴張。
“誤膚貼”五:秋冬季節, 身體皮膚易發癢的朋友不要天天洗澡, 並且少用沐浴露就不會洗掉皮膚天然的保護皮脂, 皮膚也不會變乾燥。
VOGUE解讀:現在的保養品製作技術已經能做到“保證清潔的同時不傷害皮脂膜”, 而且越來越多的人也有了沐浴後使用身體乳的習慣, 所以, 只要沐浴品和浴後護膚程式做的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