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冬天洗澡後身上會癢?
對於大多數在衛生條件不是很差的環境工作的人來說, 在乾燥的冬季, 每天洗澡很容易破壞正常的皮膚結構。
冬天洗澡後身上癢怎麼辦?
1、用浸了涼水的毛巾冷敷來化解瘙癢, 而不是經常撓, 或是用熱水燙瘙癢部位, 這樣會不同程度地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傷害, 反而加劇瘙癢程度。
2、每次洗完澡後, 全身塗抹一些潤膚露或身體乳, 避免表皮水分揮發, 這樣可防止乾燥瘙癢症的發生。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
洗澡不必天天洗, 在冬季出汗少, 洗澡的頻率不宜跟夏天一樣, 可改為每週洗二至三次為宜。 很多人認為, 皮膚癢是說明個人衛生沒做到位, 於是, 澡就洗得更勤、更徹底, 但皮膚的瘙癢程度反而加重了。 其實洗澡過勤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
冬天洗澡的方法:
1、洗澡的水溫在24~29℃為宜。 水溫過高, 皮膚表面的油脂更易破壞, 毛細血管擴張, 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 給皮膚帶來損傷, 同時, 還會增加心臟負擔。
2、洗浴時間不宜過長。 盆浴20分鐘, 淋浴3~5分鐘即可, 否則, 皮膚表面會很容易脫水。
3、如果皮膚不是很油的話, 選擇中性的浴液和香皂為好, 但不必天天用, 隔兩三天用一次即可。 而且, 在身體上停留時間不宜過長, 一定要沖洗乾淨, 否則會傷害皮膚。
4、熱水沖過, 最好用比較涼的水沖一全身, 使皮膚及血管有一定的收縮, 以增加血管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