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學名腧穴。 醫學上指人體上可以針灸的部位, 多為神經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纖維經過的地方。 也叫穴、穴道。 人體穴位常識 穴位的學名是腧穴,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 309個雙穴、48個經外奇穴, 共409個穴位。 人體中, 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 左右對稱共有24條)。 另外, 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 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 各有一條特殊經絡, 縱貫全身。 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
稱為“正穴”, 全部共有365處。 有108個要害穴, 其中有72個穴一般採用按摩手法點、按、揉等不至於傷害人體, 其餘36個穴是致命穴, 俗稱‘死穴。 鄭重說明這36個穴是致命穴平常按摩無任何不良影響。 所謂致命必有意外的重力, 非正常力道, 或危險物品造成為必要條件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 各種皆有九個穴。 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
合穀:虎口所在, 面口合穀收, 關係人體的氣化功能, 增強整體功能的要穴。 委中:在膕窩中央正中, 涼血瀉熱, 舒筋活絡配命門, 腎俞, 志室治腎虧腰痛, “腰背委中求”
列缺:兩手虎k.j叉, 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撓骨莖突上, 指尖下凹處。 八脈交會穴之一,
頰車:一身血脈條直, 唯頰車十二經脈上下走匯, 屈曲交互, 以致壅積, 頰車, 耳門上下之鉤骨也。 此處一通, 內外上下皆無滯澀矣。
陰穀:下肢後側膕內兩筋內陷處-338太溪:內裸高點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取之-330複溜:太溪上直二寸-335照海:足內裸下一寸-333八脈交會穴之一,
關元:臍下三寸(內丹田)-491足三裡:下膝三寸, 調理脾胃腎, 扶正培元-150腎俞:調補腎氣, 通利腰背(腎津上出舌下, 開竅於耳, 腎精虧則髓海不足, 易引起脊髓腦齒耳目以及腰部病變, 均屬本穴主治範圍)-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