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手術一樣, 抽脂手術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 許多求美者看待抽脂手術存在不少認識誤區, 所以必須加以糾正。
和其他手術一樣, 抽脂手術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 美國資料顯示, 因抽脂引起的死亡率約為五萬分之一, 這跟醫生的經驗及醫院資質有很大的關係。 據媒體報導, 有“香港Lady GaGa”之稱的拉丁舞老師, 因為產後體重暴增到135公斤, 為了減肥, 她前段時間選擇到美容中心抽脂瘦身, 突然陷入昏迷, 送醫後宣告不治。 這一悲劇的發生, 讓抽脂手術的安全性再次令人們關注。
誤區1
小診所及美容院也可以做抽脂手術
正解:國家明確規定, 只有具備相關資質的醫院才可以操作抽脂手術, 小診所及美容院都不具備抽脂術的手術資格。
專家介紹, 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解決腹壁皮膚松垂和脂肪堆積問題的腹壁成形術, 屬於四級(最高級)項目,
誤區2
抽脂術前麻醉是小case
正解:“只有小手術, 沒有小麻醉”
專家強調, 麻醉不僅可以使患者消除緊張情緒, 同時可以減少出血, 減少組織創傷, 有利於手術的進行, 是手術安全的關鍵所在。 抽脂前進行局部或全身麻醉, 必須由專業的麻醉醫師精准把握, 才能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麻醉若掌握不好、使用不當(量過多), 就可能招致很大的危險。 國內某診所就曾發生因腋臭手術使用過量麻醉藥而死亡的悲劇。
誤區3
脂肪抽得越多, 減肥越有效果
正解:抽脂手術必須根據每個減肥者的不同情況適當地抽取, 切不可認為抽得越多越好。
專家指出, 每次的抽脂量宜控制在2000-3000毫升, 每次的抽脂量越多, 手術風險也會越大, 必須要嚴格把關。
誤區4
任何部位的多餘脂肪都可以抽掉
正解:“其實這是最常出現的錯誤認識”
人體中約有四分之三的脂肪分佈于皮下, 另四分之一的脂肪分佈在體腔臟器旁。 抽脂術主要是減少皮下脂肪的局部含量, 而對位於體腔臟器旁的脂肪是不能抽取的。
抽脂常見部位有:腰腹部、臀部、大腿、小腿、面頰部、背部、上臂部等多個部位。 而那些神經、血管分佈密集的部位則需慎重。 同時, 應避免一次性進行過多部位的抽脂, 以免增大手術風險。
誤區5
任何年齡都可以進行抽脂手術
正解:未滿18歲的少年兒童正處於發育階段, 抽脂手術會干擾其體內正常的脂肪發育。 而55歲之後, 人的皮膚彈性度不夠, 不利於術後恢復, 不適合做抽脂手術。
此外, 有全身性疾病, 如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栓性靜脈炎、藥物過敏、凝血障礙的人群, 或處於月經期、妊娠期的女性, 都不適合接受抽脂手術。
抽脂減肥副作用
一、皮膚瘀斑
二、皮膚皺褶及凹凸不平
三、傷口感染
四、皮膚壞死
五、脂肪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