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虛或消化不良的人, 稍吃多一點就會引起腸胃脹痛。 中醫認為, 通過穴位按摩, 可起到調整胃的機能、鎮痛、降逆氣化濁氣的養生功效,
胃疼怎麼緩解
腸胃小毛病, 通過簡單的自我按摩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這裡就教大家幾個常見穴位的自我按壓法, 一般選用拇指或中指, 以指腹按壓穴位, 以自覺稍痛為度。
首先是中脘穴
中脘穴止胃痛
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 它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 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 指壓時仰臥, 放鬆肌肉, 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 6秒鐘時將手離開, 重複10次, 就能使胃感到舒適。 在胃痛時採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樞穴
此穴位於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
接下來是足三裡
足三裡止胃痛
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麵, 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 由此再往外, 斜下方一點, 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 這兩塊凸骨連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正三角形的頂點, 正是足三裡穴。 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 重複10次, 就可促進胃酸分泌, 使胃感到舒服, 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最後要採用摩腹療法, 採用坐或臥式, 雙手疊掌置臍下腹部, 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 約3—5分鐘, 起身散步片刻, 一般宜在飯後半小時進行。
以上這些方法, 在調節飲食, 避免暴飲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時, 每日進行2—3次, 堅持一周即可緩解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狀。
預防調護
本病在預防上要重視精神與飲食的調攝。
患者要注意有規律的生活與飲食習慣, 忌暴飲暴食、饑飽不勻;胃痛持續不已者, 應在一定時期內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同時保持樂觀的情緒, 避免過度勞累與緊張, 也是預防本病復發的關鍵。
轉歸預後
胃痛可衍生變證, 如胃熱熾盛, 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滯, 血不循經;或脾氣虛弱, 不能統血, 均可致便血、嘔血。
大量出血, 可致氣隨血脫, 危及生命。
若脾胃運化失職, 濕濁內生, 鬱而化熱, 火熱內結, 導致腑氣不通, 可見腹痛劇烈, 拒按, 大汗淋漓, 四肢厥逆的厥脫危證;或日久成瘀, 氣機壅塞, 胃失和降, 胃氣上逆, 致嘔吐反胃。
若胃痛日久, 由氣分深入血分, 久痛入絡致瘀, 瘀結胃脘, 可形成噎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