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c.beforeout.com/pic/20130923/51EC8D8D/55b633c5-2ce8-45a0-bb0f-3a840f817666.jpg)
幫第一夫人趕時髦 聽官太太們發牢騷
上個世紀70年代, 給蘇聯第一夫人理髮是“國家機密”。 她通常派車將理髮師接到紅場, 然後一起去安保措施嚴密的專門場所理髮。
如今的孔德拉紹娃是俄社交界的名流。 多年來, 她作為一名理髮師在打天下的過程中, 結交了不少名流政要。 日前, 她向俄媒體透露了不少其中的故事。
給四位第一夫人理過發
孔德拉紹娃成名後, 慕名而來的不乏社會各界名流, 其中包括四位蘇俄第一夫人。
上個世紀70年代, 給勃列日涅娃在內的國家領導人夫人理髮都屬於“國家機密”。 夫人們通常是派車將孔德拉紹娃接到紅場, 然後一起去安保措施嚴密的專門場所理髮。
上世紀80年代, 戈巴契夫的夫人賴莎是首位勇於“趕時髦”的蘇聯領導人夫人, 在她之前, 政治局委員的妻子穿著打扮都非常古板。 聽說孔德拉紹娃在莫斯科美髮界很有名氣,
葉利欽夫人奈娜的髮型也出自孔德拉紹娃之手。 當奈娜第一次光臨孔德拉紹娃的美髮店時, 留著一頭齊肩的長髮。 孔德拉紹娃認為奈娜應該剪短髮, 發色要淺。 奈娜聽從了孔德拉紹娃的建議。 結果, 新髮型使奈娜看上去既不失穩重, 又很年輕, 同樣贏得了世界媒體的好評。 至今, 奈娜一直聘請孔德拉紹娃當髮型顧問。
現任總統普京的夫人也一度是孔德拉紹娃的忠實顧客。 不過, 現在孔德拉紹娃擁有了自己的美容沙龍。
常聽名流女人吐苦水
孔德拉紹娃被俄羅斯人尊稱為“髮型皇后”, 理過無數人的頭髮。 除上述第一夫人外, 俄副議長斯莉斯卡、女詩人盧巴里斯卡婭、“流行歌後”布加喬娃等也都是孔德拉紹娃美髮店的常客。 孔德拉紹娃一次曾透露說, 布加喬娃個性極強, 很難打交道。 她總穿短裙, 留一頭蓬鬆的短髮——儘管很多知名美髮師都曾向她提出諍言:短發配上短裙, 只能使得她已發福的身材顯得更胖。
前蘇聯時, 曾有一位蘇共中央委員會秘書的夫人光臨孔德拉紹娃的理髮店。 當孔德拉紹娃給她剪頭髮時, 她大吐苦水,
還有一次, 孔德拉紹娃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女顧客——她竟然是個禿頂。 原來, 這位姑娘準備嫁人, 特意過來做個髮型。 弄清楚原委後, 孔德拉紹娃幫她選了一款合適的假髮, 又悉心交她如何進行日常護理。 五年後, 孔德拉紹娃與這位姑娘偶然相遇, 得知這位姑娘的丈夫至今還不知道愛妻那頭美麗的秀髮其實是假的……
培養一批世界級美髮師
在孔德拉紹娃剛成名的那個年代, 俄國內沒有專業的理髮工具, 僅有的時尚雜誌都是托人從國外偷偷捎回來的。 孔德拉紹娃擎起了追求時尚的大旗。 她成立了“維拉-多洛蕾斯”美容中心, 發起了旨在激勵新人的“美麗世界”美容美髮節活動。 此外, 她還是俄美髮美容協會主席, 通過言傳身教, 培養了一批世界級的髮型師。
去年11月俄美容美髮協會周年紀念日之際, 普京總統親自給孔德拉紹娃發來了賀電, 寫道:“祝紀念日快樂。作為一個天賦秉異、醉心事業的人,您已經到達了美髮業的真正巔峰,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和職業威望。”可以說,這是對孔德拉紹娃最中肯的評價了。
連結:剃頭匠出身藝術之家
孔德拉紹娃出生在一個藝術之家。受家庭環境的薰陶,小孔德拉紹娃一心想當一名演員或者導演。為此,她精心準備,立志要考取國立戲劇藝術學院,可是考試結果卻擊碎了她的導演之夢。
落榜後,就在孔德拉紹娃垂頭喪氣回到家中的時候,命運給她打開了另一扇門。那天,母親去一家理髮店修指甲。理髮師是母親的好朋友,得知孔德拉紹娃落榜後她說:“要不,您把女兒交給我,我可以把她培養成理髮師。”
在當時的蘇聯,理髮師是個不太光彩的職業,說白了就是剃頭匠,跟藝術更是不搭調。孔德拉紹娃聽說要學理髮,心裡是一百個不情願。但母親卻勸她說:“不妨先試試!”
孔德拉紹娃學藝的理髮室環境非常差。不過,給顧客剪髮對孔德拉紹娃來說是一種享受:看著亂糟糟的頭髮在自己的手下變得整潔美觀,甭提多有成就感了!生性好強的她暗自下定決心:要成為世界頂尖的美髮師。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她常常拿自己的頭髮當試驗品,嘗試各種新穎的髮型。
由於擔心學剃頭被人“瞧不起”,孔德拉紹娃一直隱瞞著自己的職業。家人中除母親之外,沒人知道她成天在忙啥,丈夫也被蒙在鼓裡長達一年之久。直到一天歐洲各大報紙刊出孔德拉紹娃獲得巴黎美容美髮世錦賽亞軍的消息,家人才如夢方醒。
寫道:“祝紀念日快樂。作為一個天賦秉異、醉心事業的人,您已經到達了美髮業的真正巔峰,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和職業威望。”可以說,這是對孔德拉紹娃最中肯的評價了。連結:剃頭匠出身藝術之家
孔德拉紹娃出生在一個藝術之家。受家庭環境的薰陶,小孔德拉紹娃一心想當一名演員或者導演。為此,她精心準備,立志要考取國立戲劇藝術學院,可是考試結果卻擊碎了她的導演之夢。
落榜後,就在孔德拉紹娃垂頭喪氣回到家中的時候,命運給她打開了另一扇門。那天,母親去一家理髮店修指甲。理髮師是母親的好朋友,得知孔德拉紹娃落榜後她說:“要不,您把女兒交給我,我可以把她培養成理髮師。”
在當時的蘇聯,理髮師是個不太光彩的職業,說白了就是剃頭匠,跟藝術更是不搭調。孔德拉紹娃聽說要學理髮,心裡是一百個不情願。但母親卻勸她說:“不妨先試試!”
孔德拉紹娃學藝的理髮室環境非常差。不過,給顧客剪髮對孔德拉紹娃來說是一種享受:看著亂糟糟的頭髮在自己的手下變得整潔美觀,甭提多有成就感了!生性好強的她暗自下定決心:要成為世界頂尖的美髮師。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她常常拿自己的頭髮當試驗品,嘗試各種新穎的髮型。
由於擔心學剃頭被人“瞧不起”,孔德拉紹娃一直隱瞞著自己的職業。家人中除母親之外,沒人知道她成天在忙啥,丈夫也被蒙在鼓裡長達一年之久。直到一天歐洲各大報紙刊出孔德拉紹娃獲得巴黎美容美髮世錦賽亞軍的消息,家人才如夢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