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臥推,
上斜臥推,
下斜臥推教程如下:1.下斜臥推:下斜是一種不容易掌握的運動,
主要增強胸大肌下部。
動作教程:起始姿勢:雙手全握一對啞鈴,
躺在下斜長凳上,
頭部和後背靠緊長凳,
頭部要低於上身,
將雙腳或雙腿用長凳一端的卡腿固定。
持鈴於胸大肌下部外側,
屈肘,
啞鈴鈴頭相對。
動作過程:收縮胸部肌肉,
將啞鈴向上向內推舉,
當推舉動作結束時虎口一側兩個鈴頭幾乎相觸。
稍稍停頓,
緩緩下鈴至起始位置。
重複上述動作,
直至完成一組練習。
角度:斜板的角度控制在15~30度之間,
角度太大不易控制,
也鍛煉不到胸大肌,
啞鈴的軸線位於胸肌下部。
提示:下斜臥推啞鈴下落的位置應將其置於下胸部。
技巧:(1)雙手的位置在整個動作中要保持不變,
在下鈴時上臂同上身成直角,
直到同地板大致平行,
肘部下到上身外側而不是夾在身側。
否則你所鍛煉的更多是三頭肌,
而非胸肌。
(2)上下鈴時肩膀和手腕不要旋轉。
(3)推舉動作完成時啞鈴鈴頭保持適當距離,
更不要相觸。
2.上斜臥推:鍛煉上胸部:胸肌上部難練,
要想練出有形的胸肌,
上胸部是必不可少的。
角度:把斜板的角度設置在30度,
以達到刺激胸肌的較好姿勢。
大於30度,
就會使重量過多地作用在三角肌前束上。
提示:上斜臥推啞鈴下落的位置應將其置於上胸部接近鎖骨。
預備姿勢:仰臥斜板上,
兩手握啞鈴置於肩的正上方,
雙腳平放地面,
肩胛骨向後收緊,
脊背挺直貼靠斜板,
腹肌收緊,
頸部伸直。
動作要領:上舉時應遵循三角形的運動軌跡,
啞鈴應在胸肩上方身體中線處相遇。
啞鈴幾乎要互相接觸的位置,
進行頂峰收縮動作要平緩流暢,
特別關注對胸肌的擠壓,
還原時動作要慢。
組數:使用合適重量的啞鈴,
做3~4組,
每組10次。
動作節奏是“3-0-2”秒。
儘量不要停頓(如需稍做停頓,
只能在頂點或底部)。
技巧:(1)向上推舉啞鈴時,
要試著讓啞鈴輕輕地“漂上去”,
好像不受意識的支配。
這樣胸肌必須立即開始工作,
以防啞鈴墜落。
(2)下放啞鈴時要注意控制速度,
以緩慢而穩定為佳。
但不要停留,
增加訓練的密度,
當舉到最高點時,
就立即將杠鈴下放,
保持動作的流暢。
(3)在整個推舉動作過程中始終保持胸部緊張。
想像你的胸肌在推舉啞鈴,
而不是你的臂三頭肌或肩三角肌,
儘管在動作中的確需要少許借助這兩個肌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