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體 » 運動減肥

正確的俯臥式跳高訓練方法 既能健身又能塑形

俯臥式跳高的助跑有兩種起動方式。 一種是先走兩三步踏著起跑點起動;一種是踏在起跳點上站立式起動。 測量助跑的步點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走步測定(同跨越式);另一種是跑步測定。 即從起跳點(距橫杆投影線60釐米至90釐米或一臂長)按所採用的起動方式、步數和速度, 沿助跑路線的相反方向跑去, 最後一步起跳腳的落地點就是助跑的起點。 然後從這點向起跳點跑幾次, 反復校正, 把距離確定下來, 並把助跑的前後段做上標記。 前段助跑是為了獲得一定的水準速度, 為下段助跑做好準備。 因此, 動作要放鬆自然, 身體前傾度比一般加速跑要小。 後段助跑是為了獲得較高的水準速度, 並與起跳動作有機的結合。 後段助跑, 上體接近垂直, 兩臂擺動加大(前擺大於後擺), 幫助身體重心逐漸下降。 在倒數第二步擺動腿落地時, 上體基本正直, 重心最低,
接著迅速蹬地, 起跳腳向前邁步, 腳跟先著地, 使上體遠遠落在後面。 最後一步向前邁起跳腿時, 兩臂的擺動有兩種方法:常見的是異側臂不前擺, 和同側臂一起留在身體後面, 為起跳配合做好準備。 另一種方法是配合腿部動作, 成一前一後的姿勢, 起跳腿異側臂彎曲在體前, 同側臂接近伸直留在體後。

起跳:起跳是從助跑的最後一步, 擺動腿屈膝支撐地面開始的。 當助跑倒數第二步擺動腿支撐地面時, 積極做跪膝送髖的動作, 接著起跳腿屈膝向前, 以大腿帶動小腿, 腳跟沿地面向前邁出, 腳跟觸地後, 迅速滾動至全腳掌著地。 落地時, 膝關節要伸直, 擺動腿和兩臂遠遠落在身後, 為擺腿、擺臂做好準備。 當起跳腿全腳支撐地面時, 擺動腿以髖帶動大腿迅速向前擺出。 由於前衝力及擺動腿擺動的慣性, 使起跳腿膝關節被迫彎屈, 象壓緊的彈簧一樣。 當擺動腿的膝蓋擺至起跳腿膝高後, 鉤起腳尖, 直腿向前上方猛力、快速擺起, 同時提腰, 提肩, 起跳腿迅速伸蹬地面。 當擺動腿擺到最高點時,

起跳腿充分蹬直, 使身體離地騰起。 多數人在起跳前, 兩臂留在身後, 肘關節稍屈並向外展, 然後和擺動腿同時向上方平行擺起。

過杆和落地:起跳騰空後, 要充分利用騰起的高度。 當擺動腿的小腿越過橫杆時, 擺動腿與同側臂順勢前伸並內旋,

肩向內扣, 頭隨著轉動, 使身體在杆上成俯臥姿勢。 接著, 擺動腿和同側臂繼續前伸內旋, 頭下潛, 與此同時, 起跳腳屈膝上收, 迅速扭轉骨盆並翻轉起跳腿, 使身體繞橫杆轉過去。 過杆後, 兩臂和擺動腿同時著地, 順勢屈肘倒向沙坑。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