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段發與三段發的發況,
最大不同處是在毛根的長度,
二段發是指毛根的長度較短,
約3公分以內,
而三段發是指毛根已長3公分以上,
這時在染髮時就不能先染毛根,
再染髮尾二段式的操作。
因為是三段發的發況,
這時就必須考慮“頭溫”,
“把毛根部份分開操作,
再染髮尾”。
與二段發一樣,
首先要判斷新生髮在幾度?發尾的度數又是已退到在幾度?呈現的顏色是何色?發質是粗發還是細發?……..仔細瞭解之後才能下配方,
並決定操作方式,
染出來的結果才不會使毛根太深或是太淺。
例如:新生髮在3度黑色已長3公分,
發尾退到7度紅橘色,
想染成整頭一致色。
此時用12%(40VOL)雙氧水+6度或7度的紅橘色。
因為頭溫關係,
必須把新生髮部份分開操作,
先染離毛根到染過發的交接處,
停“15分”〈細發停20分,
一般發停15分,
粗發停10分〉,
然後染毛根,
最後染髮尾部份,
分三個步驟處理,
如此才能染出一致的顏色。
配方: 12%〈40VOL〉+6或7的紅橘色操作方式: 1.先染新生髮離毛根2公分至染過發交接處〈發尾〉2.停15分,
染毛根2公分部份3.最後用剩餘染膏染髮尾部份4.等約20分沖水完成上面所談2的步驟,
要隨著顧客的發況來調整所停留的時間,
顧客如果是細發,
因為細發容易過色,
所以停了20分再染毛根,
此時碗裡的雙氧水濃度剩6%,
染毛根才不會太淺。
如果顧客是粗發,
粗發直徑較寬,
不易過色,
停了10分,
碗裡雙氧水濃度剩9%,
這時上毛根,
讓染膏的過色時間可以長一些,
才不會毛根染出來太深。
此外最後上發尾時,
可以加一些蛋白質類的保養品,
稀釋成3%再上發尾亦可。
發尾部份在染前要上一些修護產品,
如此染出來的觸感、與顏色的飽滿度、光澤度、彈性都會比較好,
將來的色澤會較持久,
可減緩退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