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手段, 也是普通人日常保健的手法, 中醫按摩穴位的原則是實證應該順時針施術, 是為了瀉, 虛證時應該逆時針方向施術,
當胃腸不舒服時, 足三裡是常使用的一個穴位, 但是要區分實證和虛證, 實證時, 也就是患者舌苔發黃, 舌苔較厚、口臭、便秘等, 此時按摩右側足三裡時, 要從左側開始, 順時針按摩。 按摩腹部能治療便秘就是這個道理。 這是因為順時針按摩是順著結腸位置的走向, 通過按摩刺激增加結腸蠕動, 產生便意。
反之, 如果患者是舌苔淡、舌苔較薄, 容易腹瀉。 那麼就要採取逆時針按摩。 逆時針按摩是為了補, 阻止腹瀉。 但是到底是虛證還是實證, 很多患者先分清自己體質後在實施按摩。
注意:不要在過分饑餓或飽餐的情況下進行。 同時, 按摩時間不宜過長, 一般控制在5分鐘左右。
按摩作用
加強迴圈
加強血液和淋巴的迴圈, 按摩可使局部皮膚潮紅, 皮溫增高, 毛細血管擴張, 血液淋巴迴圈增加, 具有調節血液和淋巴迴圈的作用。
理筋通淤。
理筋整複疏通淤塞, 運用按摩的捏、搖、扳、拔等手法, 可以使關節脫位得以整複,
增強體質
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有資料表明, 背部兩側按摩10分鐘, 可使白細胞總數輕度升高, 白細胞吞噬指數和血清抗體明顯增高。 這充分說明, 按摩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因過度勞累和姿勢不當常常導致腰酸背痛等情況的發生。 在此, 向您介紹一種簡便的背部按摩方法, 可以幫助您放鬆背部緊張的肌肉, 並對腰酸背痛、腰肌勞損、胸椎腰椎疾患等情況有不同程度的輔助治療作用。
工具/原料
找高矮適中的硬床(硬板床最好, 床墊較硬的床亦可), 取俯臥位(面部朝下趴在床上。 操作者洗乾淨手後立于患者右側。
步驟/方法
捏拿肩井
以大拇指頂住肩井穴(位於肩背處, 肩外側端與脊柱連水平線的中點), 其他四指輕扶於肩前,
按揉腰背
用手掌掌根或拳面放在患者後背脊柱兩側肌肉上(先從左側肌肉做起, 再做右側肌肉), 做輕快的、柔和的迴旋運動, 注意手要按住肌肉施加一定壓力, 不要在皮膚上摩擦。 在一固定點按揉數十秒後將手向下移一手掌寬, 再重複此操作, 直至按揉到臀部以上。
提捏夾脊
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指相對, 將脊柱旁邊的一條形肌肉用力提起, 邊移邊提, 邊提邊拿。 先自上而下(從頸部以下做到臀部以上), 再自下而上(從臀部以上做到頸部以下)操作。上下反復操作兩遍。操作中注意對稱提捏,不宜用力抓擰。
點按背俞
將雙手拇指指端放在大椎穴左右各旁開一橫指的地方,用一定的力量點按並持續數秒鐘,下移一釐米左右的距離再點按,如此操作直至臀部以上。如遇到疼痛敏感的部位可以適當加長按壓時間,疼痛點提示可能身體有某些不適,通過點按可以部分緩解這些不適。
摩擦大椎
用手掌放在大椎穴上(患者低頭時頸椎與胸椎之間最突起的脊椎下方的凹陷)反復摩擦(可左右手交替進行)20-30次。此操作可以消除頸肩部肌肉疲勞,疏風散寒,預防感冒。
推按脊背
將雙手掌根放在脊柱兩旁,掌根朝內,指尖朝外,同時用力向外推按。從頸肩部開始,推至肩關節再回到脊柱兩側,在剛才出發點向下一點的位置開始重複上述操作。從背部一直操作到腰部。
再自下而上(從臀部以上做到頸部以下)操作。上下反復操作兩遍。操作中注意對稱提捏,不宜用力抓擰。
點按背俞
將雙手拇指指端放在大椎穴左右各旁開一橫指的地方,用一定的力量點按並持續數秒鐘,下移一釐米左右的距離再點按,如此操作直至臀部以上。如遇到疼痛敏感的部位可以適當加長按壓時間,疼痛點提示可能身體有某些不適,通過點按可以部分緩解這些不適。
摩擦大椎
用手掌放在大椎穴上(患者低頭時頸椎與胸椎之間最突起的脊椎下方的凹陷)反復摩擦(可左右手交替進行)20-30次。此操作可以消除頸肩部肌肉疲勞,疏風散寒,預防感冒。
推按脊背
將雙手掌根放在脊柱兩旁,掌根朝內,指尖朝外,同時用力向外推按。從頸肩部開始,推至肩關節再回到脊柱兩側,在剛才出發點向下一點的位置開始重複上述操作。從背部一直操作到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