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颼颼的季節, 與家人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火鍋是很幸福的事情, 無論是薑母鴨、羊肉爐、韓式鍋物…等餐廳, 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地方。
哪些人吃火鍋要注意?
1.尿酸高、痛風、腎臟病患者
很多人認為火鍋湯是集結所有食材的精華, 吃完火鍋一定要喝個幾碗才營養, 但火鍋煮越久也會將食材當中的農藥、重金屬等成分溶出來, 加上火鍋湯又是高油脂、高鈉、高磷、高鉀、高普林, 因此痛風與腎臟病患者是不宜喝火鍋湯的。
2.三高與心血管疾病患者
尤其是高血壓患者, 除了火鍋湯之外, 沾醬也是個高鈉的陷阱, 不小心吃多了血壓很快就升高。 而加工的火鍋料, 例如:熱狗、蛋餃、蝦餃、魚丸、魚板…等, 通常也都是高油脂、高鈉食物, 當然熱量也是不容小看, 吃多了也容易使血壓和血脂肪升高, 因此三高與體重控制者要儘量避免。
3.正在發炎、體質燥熱者
羊肉爐、薑母鴨、燒酒雞這類的食補容易上火,
這樣吃火鍋較健康
1.選擇低油脂湯底
建議選擇以天然蔬果、昆布或藥膳熬煮的湯底, 可以減少油脂的含量, 也可避免吃進過多的人工調味料和鈉。 大骨湯底、麻辣湯底、起司牛奶湯底、沙茶湯底、咖哩湯底、羊肉爐湯底…等,
2.選擇高纖低脂食材
選擇新鮮、當季的食材, 多蔬菜、適量肉類。 想要體重控制的朋友, 可以選擇白肉或海鮮, 油脂含量會比紅肉來的少, 帶殼海鮮會更好, 例如:螃蟹、蝦子, 因為要花時間剝殼相對就會吃比較慢也比較少。 但螃蟹的膽固醇含量高, 每100公克帶殼螃蟹就含有296毫克膽固醇, 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日不宜吃超過1/4只。
而油脂含量高的梅花肉、雪花肉, 以及加工食品, 例如:魚漿製品、火鍋餃…等, 都是高熱量的地雷, 體重控制者與心血管疾病者儘量要避免。
3.先煮菜再煮肉
對於體重控制者來說, 先吃體積大、熱量少的蔬菜類, 再來吃肉類, 最後吃澱粉類, 這樣有助於增加飽足感、減少進食量。 而煮火鍋時先煮蔬菜還有另一個好處, 可避免蔬菜吸取過多煮完肉之後的油脂。
4.自製低熱量沾醬
要避免高油脂、高熱量、有勾芡的沾醬, 例如:沙茶醬、芝麻醬、醬油膏、甜辣醬、蒜蓉醬…等。
建議可以多用辛香料來提味, 例如:蔥、薑、蒜、辣椒、蘿蔔泥, 加入少許的純釀造薄鹽醬油, 也可加入一些無糖可樂, 利用代糖的甜味來稀釋醬料, 這樣即是無油、無糖、低鈉」的自製火鍋沾醬。
小叮嚀
冬天是吃火鍋、進補的季節, 但小心吃錯火鍋容易造成尿酸升高 (痛風)、膽固醇升高、血壓升高、腎臟負擔、脂肪囤積…等健康危機。 把握以上四個健康吃火鍋的原則,並且不要喝湯,可以把負擔減到最低。
如果真的很想喝湯怎麼辦?建議使用鴛鴦鍋,另一邊用白開水先將食材川燙過,把表面的農藥、重金屬,以及部分油脂先去除掉,再放入有味道的火鍋湯中涮過一下就起鍋食用,並且不要煮超過30分鐘,這樣的火鍋湯風險較小,但如果做不到,那就別喝湯了吧!
外食真享瘦
當然啦!想要瘦身還是要控制好一整天的飲食份量,總量控制好,並且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能讓您瘦得健康又長久。
把握以上四個健康吃火鍋的原則,並且不要喝湯,可以把負擔減到最低。如果真的很想喝湯怎麼辦?建議使用鴛鴦鍋,另一邊用白開水先將食材川燙過,把表面的農藥、重金屬,以及部分油脂先去除掉,再放入有味道的火鍋湯中涮過一下就起鍋食用,並且不要煮超過30分鐘,這樣的火鍋湯風險較小,但如果做不到,那就別喝湯了吧!
外食真享瘦
當然啦!想要瘦身還是要控制好一整天的飲食份量,總量控制好,並且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能讓您瘦得健康又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