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被或壞的話是很難再次恢復的.建議最好是戒掉不良的習慣。
甲床最常見的疾病是甲床分離症,
即指甲和下面的甲床皮膚分離,
又成為甲剝離症。
正常狀態下,
指甲和甲床皮膚緊緊粘連,
若出現某些疾病、或某些習慣不當,
可使指甲和甲床分離。
若去除誘因,
保護好指甲,
指甲和甲床分離可逐漸恢復,
甲床也會生長。
內因性甲床分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指甲真菌感染,
又稱甲癬、灰指甲。
另外甲狀腺功能異常也可以導致甲床分離,
特別是甲亢,
若甲亢因素去除,
甲床分離可停止。
某部份的皮膚疾病例如乾癬、扁平苔癬、異位性皮膚炎、達理氏埃症,
雖然發生在皮膚,
也會侵犯指甲,
造成指甲床門戶大開,
甲床分離,
所以醫師會仔細檢查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
找出是否合併上述皮膚疾病。
指甲下方腫瘤:纖維瘤、脈絡球瘤、 血管瘤、惡性鱗狀細胞癌、惡性黑素瘤等等,
雖然機率不高,
尤其惡性皮膚癌是甲床分離症的第一個徵兆,
不可等閒視之。
另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亦有可能引起甲床分離。
一、找出起因,
針對病因改善。
二、避免常接觸水、刺激性化學物質,
處理生鮮食物, 養成戴雙層手套的習慣,
先戴純棉手套,
外面再套橡皮手套,
不要用指甲油,去光水,水晶指甲。
三、常剪指甲,
指甲過長因槓杆原理,
造成壓力重心內移,
易甲床分離,重連接不易。
但剪指甲不要剪到底,
應該留出1-2毫米以上的游離指甲。
四、小心指甲外傷,
少穿高跟鞋、巫婆鞋,
應穿合腳寬頭鞋,
不疾走疾停,
過份肥胖時要減重。
五、注意使用指甲習慣,
避免經常用指甲摳東西,
撓癢時別用指甲來回撓,
應該順著指甲外側的方向撓。
六、如果能作真菌,
細菌檢查,
排除感染可能最佳,
另外還可作甲狀腺功能檢查和微量元素檢查,
以排除可能的因素。
有必要時,
需要照X光,
皮膚切片,
排除腫瘤。
六、某些藥物也容易導致甲床分離,
如有服用藥物,
提供醫師參考。
七、甲床分離需要改變生活習慣和治療,
可能需耗時較長,
才會漸漸恢復,
持之以恆很重要。
常常有人一看到甲床分離症,
直覺反應是灰指甲,其實並不儘然,
應該先理清所有原因,
對於曠日廢時拖很久的甲床分離症,
治癒的機會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