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有很多注意事項, 練習瑜伽體位法的時候要講究順序。 下面就來教你練瑜伽體位元法的順序, 讓你能安全又持續地練習瑜伽,
練體位法第一步不是拉筋, 而是增強體力與肌肉韌帶的強度。
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 剛開始上課時, 時常滿身大汗, 或者哈欠連連, 這就是體力不足的現象。 等到一陣子習慣之後, 便不會再常常滿身大汗, 但是還會時常渾身酸痛, 這便是身體組織還不夠強壯的關係。 在這個程度下, 練習者不應該強求身體柔軟或者急著挑戰作不起來的體位法, 應該等幾個月後身體夠強壯了, 體力也增加了再說。 這段時期要多久很難說, 有的人年輕、身體有活力, 一兩個月就適應了, 有的人要等好幾個月。 不過, 就算你夠年輕又每週操三堂課以上, 急著想跟上進度, 這也是不適宜的, 因為你雖然可以堅持很久,
練體位法的第二階段通常也是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一段, 就是練習放鬆。
其實放鬆真的很難, 有些瑜伽高手在練了幾年以後才體會到如何放鬆。 放鬆不是大休息的放鬆而已, 而是整堂課在進行中儘量的放鬆, 要藉由放鬆把拙力釋放掉, 不然你便容易變成全身筋肉飽滿的健美小姐, 而且容易受傷。 初步的放鬆要在第一階段的大休息時去培養, 如果你把攤屍式大休息真的當作休息, 在那裡睡覺, 那就可惜了。 真正大休息時應該是操完一堂課之後, 感受全身組織從勞累與扭轉拉扯之後的自然放鬆, 這時的放鬆是非放鬆不可, 除非你不累。 如果在第一階段把這放鬆好好體會, 牢牢在心裡記住這感覺,
所以在第二階段練習中, 當你撐在那裡維持動作時, 因為你體力夠, 所以稍微撐一下不會像初學時那麼痛苦, 你就必須在這短暫時間裡學習放鬆身體, 不是把動作放開, 而是用最少的力氣維持最完美的姿勢, 找出身體最僵硬用力的部位去放開它。
那瑜伽體位法具體是要怎麼進行練習呢?1、肩倒立式。 作用:改進血紅蛋白含量, 補充大腦和腹部器官的活力, 新鮮血液滋養整個頭部和面部皮膚, 同時按摩甲狀腺和甲狀旁腺, 維護腎上腺的正常, 增進性控制力。 動作:起步同犁式。 或在犁式基礎上直接進行。 將雙腿向上伸直, 背部離開地面, 以肩部著地。 保持自然呼吸。 2、瑜伽語音冥想。 作用:放鬆大腦皮層, 進入安靜的內心世界。 動作:按瑜伽冥想姿勢坐好, 閉上眼睛, 注意力集中於呼吸深吸一口氣。 呼氣時先發出“O”的聲音, 然後合上嘴唇, 發出“M”的聲音, 反復進行。 發出的聲音要足以讓自己的耳朵聽到, 注意力集中在語音上, 體會它在大腦中的回音。3、犁式。作用:犁式能使體內的血液暫時回流,清理血液中沉積的雜質,促進全身的血液迴圈,滋養整個脊柱神經系統,緩解頭疼。動作:仰臥,雙腿向前伸直,手臂放於身體兩側。吸氣,手掌輕輕向地板用力,抬起雙腿離開地面。呼氣,雙腿繼續上抬到達頭部的上方後,臂部和下背部離開地面。直到足尖觸地,保持自然的呼吸。
體會它在大腦中的回音。3、犁式。作用:犁式能使體內的血液暫時回流,清理血液中沉積的雜質,促進全身的血液迴圈,滋養整個脊柱神經系統,緩解頭疼。動作:仰臥,雙腿向前伸直,手臂放於身體兩側。吸氣,手掌輕輕向地板用力,抬起雙腿離開地面。呼氣,雙腿繼續上抬到達頭部的上方後,臂部和下背部離開地面。直到足尖觸地,保持自然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