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場裡常有初學者訴苦、說壓韌帶很痛苦、而且今天好不容易今天壓開了一點可過幾天就又疼的壓不下去了。
就是每次出完汗,
輕微的壓完韌帶後左右腿交替踢正踢,
大概初學者 每天 每條腿連續踢 50次開始。
剛剛開始的時候,
可能會很痛苦,
堅持住就好了。
其實韌帶不光是要總壓,
多踢腿,
也可是幫助拉展韌帶的。
堅持住,
不要怕苦怕累 ,
時間長了,
韌帶拉開了。
還可以練到平衡 、腿肌 、腹肌。
拉韌帶圖技術-正確拉韌帶。
第一種方法:桌子前有個0.15米的臺階,
然後看書,
就坐到椅子上。
把腳放上去。
然後右腿向後登在自己椅子上。
慢慢壓,
一邊這樣壓腿,
一邊看書,
感覺還不錯。
等到壓的不疼了。
然後身子向桌子那前傾。
在提腰部,
腿就有拉趁和酸的感覺了。
然後在壓。
效果不錯。
第二種方法:如果你前面沒有臺階,
你可以找一個比桌子矮的椅子,
然後把腿放上去。
慢慢的向前探腰,
(這時候可以寫作業,
看書什麼的)注意:先別弄的太過頭了。
慢慢來。
有一個拉趁的疼痛就可以。
等到不疼了。
然後再向前弄。
第三種方法: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
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
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
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
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的機會。
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
屏氣凝神,
會使負氧債增加,
動作不協調,
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身疲倦,
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
雖然肌肉酸痛,
可是仍然須再緩和地作一次拉筋,
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
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
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
拉筋的目地,
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
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
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
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
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
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
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
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
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
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
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
可能需要不同地拉筋動作,
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
方向作用相反的擷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
在某一些極限動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
則在強烈收縮時失去平衡,
也會使之受傷。
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
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
有"張力感"或"酸",
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
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
成功的熱身拉筋,
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
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
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
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樣,
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員警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的不存僥倖,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員警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的不存僥倖,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