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男性都錯誤地認為, 把面頰刮得像嬰兒的皮膚那樣光滑才算好, 正是這種行為造成了“剃刀腫塊”, 因為只有極短的鬍子才能重新再鑽回皮膚裡去, 鬍子刮得越乾淨, 那些很短很短的鬍子就越容易往皮膚裡面生長, 造成難忍的疼痛。
一個健康的男性, 面頰上平均每6.45平方釐米有385根鬍鬚, 這些鬍鬚以大約每8周2.5釐米的速度在生長, 就是由於這麼快的生長速度, 使剃須成為男性每日的必修課。 但如果鬍子遇到剃鬚刀後, 卻反向地往皮膚裡生長,
“最近一刮鬍子就疼得不得了, 看來要少刮鬍子了。 ”這是最近接診的一位男士跟我說的話。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出現了“剃刀腫塊”的皮膚問題, 也就是說, 在鬍鬚的毛幹離開毛囊之前又穿進了皮膚或在離開毛囊之後進入了臨近皮膚, 由此產生刺激並出現非常疼痛的腫塊。
改變剃須方法
剃須前:
洗淨面部, 避免剃鬚刀刺激皮膚或碰傷皮膚後引起感染。 塗抹剃須膏不但能潤滑鬍鬚, 還能減少剃刀對面部的直接傷害。 質感柔軟的獾毛刷, 能像海綿一樣留住水分, 並全面地把剃須膏潤入肌膚。
剃須時:
適當繃緊皮膚, 既可減少剃刀運行的阻力, 又能防止碰破皮膚, 面部鬍鬚的生長方向不同, 首先要瞭解鬍鬚的紋理, 沿著從左至右, 從上到下, 先順毛孔, 再逆毛孔的剃須順序, 讓剃須膏有更多的時間柔軟短須最硬的部分。 順著紋理剃須能減少皮膚發生紅腫、疼痛。
剃須後:
用溫水洗淨後, 塗抹須後水。 從醫學角度講, 須後水不是必需的, 但是須後水中的某種成分有收縮毛孔, 使人感覺清新滋潤的作用, 所以不妨選擇一種不含酒精成分的須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