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芝麻好, 可惜凡人生吃了。 ”這是一位“老神仙”親口傳給我的。 老神仙其實是一位道士, 年逾六旬, 鬚髮烏黑, 精神抖擻, 仙風道骨。 他在深山裡修行了40多年, 淡泊名利, 每日粗茶淡飯, 自得其樂。 道家養生是從養腎開始的。 腎主水, 其色黑, 黑芝麻是黑色的, 養腎的佳品莫過於黑芝麻。 芝麻有黑的, 有黃的, 還有白的, 但與腎的本色相應的黑芝麻, 才有更好的藥用價值和養生之功, 黃芝麻和白芝麻都只能用來做一般的食品。 我們經常有人抱怨說:“我吃了很多啊, 怎麼沒有效果呢?”要真正學會用芝麻進行食療,
黑芝麻稟厥陰春生之氣而生, 為五穀之首, 可以補五臟, 長肌肉, 填腦髓, 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 因為它是用來補虛羸, 填腦髓的, 所以, 一定要用籽粒飽滿的芝麻, 如果它本身都不飽滿, 哪能指望它有填補之功呢?
要把不飽滿的芝麻去掉, 可用淘洗法:在用水淘洗的時候, 不能浮起來的芝麻, 都是飽滿的, 浮起來的芝麻都是變質、生蟲或籽粒不飽滿的, 都不能要。
選出了籽粒飽滿的純黑芝麻後, 還要對它進行特製, 服用也很講究。 芝麻的制法和服法有兩種。 一是晉朝道士葛洪傳下來的, 見《抱樸子》:芝麻3鬥, 蒸熟後曬乾, 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曬, 如此反復9次。 這時芝麻皮肉分開了, 去掉芝麻皮後, 炒香, 打成粉末,
現代養生家通常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 就是:將3升(約4斤)黑芝麻, 用水洗淨, 放在籠屜上蒸熟, 曬乾, 再蒸一遍, 再曬乾, 重複蒸曬9遍後, 芝麻皮自然脫落, 去掉, 將剩下的芝麻仁炒香, 搗300次, 再用白蜜或棗糕調和, 做成直徑約2釐米的丸子, 每天早晨用好酒送服一丸。
為什麼要一遍又一遍的蒸和曬呢?這就是“九蒸九曬”,
至於送服芝麻丸的“好酒”, 不是茅臺, 不是二鍋頭, 沒那麼高的度數, 古人喝的是米酒或黃酒, 我們今天也最好用米酒或黃酒送服這個藥丸, 而且最好把酒溫一溫。 服藥的時候, 不能把整顆藥丸完全吞下去, 這樣吸收不了。 芝麻丸的味道是很不錯的, 要像吃某種美味一樣, 以愉快的心情, 細嚼慢嚥, 體會這丸藥對我的身體的滋養, 這也是服用芝麻丸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