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 三兩天沒洗澡, 皮膚瘙癢就開始肆虐起來。 有些人用熱水沖洗, 雖能解一時之癢, 卻換來更厲害的瘙癢。
46歲的白女士,
對此, 皮膚美容科副主任解釋, 這種症狀稱之為“冬季瘙癢症”, 也叫冬令濕疹、幹性濕疹、乾燥性瘙癢等。 引起這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就是“皮膚乾燥”。
那麼, 為什麼有些人的皮膚一到冬季就特別乾燥呢?雷水生說, 皮膚乾燥與皮膚的失水有關, 皮膚水分的缺乏又與皮膚的天然皮脂有關。 皮膚表面的脂質猶如一件外衣, 阻止了皮膚水分的蒸發, 使皮膚保持滋潤。 人到中年後, 隨著年齡的增長, 內分泌功能逐漸減退, 皮脂分泌減少, 皮膚逐漸老化, 其保濕作用及屏障功能逐漸減弱。 加上秋冬季節環境濕度降低, 出汗減少, 進一步擾亂表皮的脂質平衡, 這樣, 乾燥就不可避免了。
冬季瘙癢症發生的關鍵在於皮膚乾燥和內外環境因素的刺激, 所以平時應該注意如下幾點——
●居室要保持一定的濕度, 可擺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濕度, 或使用加濕器。
●儘量減少洗浴次數, 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高, 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 不宜過多使用鹼性較大的沐浴用品, 如香皂等。 不宜搓擦, 浴後可全身搽用潤膚液, 以保持皮膚的滋潤。 冬天儘量不要泡澡。
●在易發生乾裂的身體部位, 最好使用保濕較強的護膚品, 如凡士林, 以“封住”皮膚, 減少水分的蒸發, 對於保護比較乾燥的皮膚十分有效。
●內衣要寬鬆, 建議最好選用透氣性好的內衣, 如棉、毛內衣等, 不宜穿著化纖毛織品。
●預防冬季瘙癢症可多吃具有潤膚除燥的食物, 如魚、瘦肉、百合、蘿蔔、大棗、芝麻、核桃及新鮮蔬菜, 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飲酒、不喝濃茶、咖啡等。
如果瘙癢較為劇烈, 可到醫院皮膚專科就診。 中醫治療多以養血潤燥、熄風止癢為主, 內服藥可選用當歸飲、地黃飲、歸脾湯等加減。 外用藥物可根據病情選用含止癢劑的爐甘石洗劑、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維E霜、甘油擦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