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出汗也稱手汗症, 是相當常見的一種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異常多汗。 因為人種的特異性,
調查顯示, 一般10到30歲的青年, 約有0.3%的發生率, 不分男女都有可能, 而其家族史則高達13%(有家族遺傳性)。 大部分自孩童就罹患手汗, 到青春期更嚴重。 手汗症病人除了手汗之外, 都健康正常, 大多數還並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 少數病人尚並有狐臭症。
手出汗與身體其他部分出汗不同。 其他部分出汗, 是因為熱, 越熱汗就越多。 手心出汗, 與身體素質、內分泌等等都有關係的。 身體健康的人, 即使全身大汗,
手心出汗是體質虛寒的表現, 如果你同時很怕冷, 並且冬天手腳冰涼的話, 應該就沒錯了吧。 多吃些溫補的食物調理身體, 還要加強鍛煉, 目的是加速血液迴圈和促進新陳代謝, 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一些常見出汗的症狀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 但如果出汗的方式, 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 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 應引起重視。 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1、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 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
2、盜汗
入睡則汗出, 醒後則汗止。 盜汗多因陰虛而致, 陰虛則陽亢, 陰不禦陽, 津隨液為汗, 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 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3、戰汗
即全身戰慄後汗出, 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 如戰汗後熱退, 脈靜身涼, 表示邪去正安, 元氣恢復, 是一種好現象。 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 表示正不勝邪, 正氣隨著虛弱下去, 則是危重症候。 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4、絕汗
指病情危重, 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 汗淋漓不止, 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
5、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 多因上焦邪熱, 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 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 若見於大病之後, 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 則多為虛症。 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 是屬虛陰上越, 陰虛不能附陽, 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 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 若無其他症狀, 則不屬病象。
6、偏汗
俗稱“半身汗”。 它見於左側或右側, 上半身或下半身。 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 或營衛不周, 或氣血不和所致。 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 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7、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 汗前並不發熱, 口不渴, 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
容易手心出汗的朋友, 在飲食起居上一定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