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欲抑制藥
1. 苯丙胺及其類似物, 包括甲苯丙胺、苄甲苯丙胺、安非拉酮、右苯丙胺和苯丁胺等, 可通過神經系統的興奮作用, 抑制覓食行為, 減少食物攝入, 減輕體重。 此類藥物對於單純性肥胖症效果較好, 但不良反應較多。
2. 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及其複方製劑。 多項研究證實, 此類藥物可致心臟瓣膜損害、肺動脈高壓和手指壞死等嚴重不良反應, 於1997年, FDA決定禁止使用。
3. 吲哚類及其衍生物, 如嗎吲哚及環咪唑吲哚, 如1997年FDA批准的西布曲明(sibutramine)具有此類作用。 大量臨床試驗表明, 此藥能使脂肪代謝速度增加18倍,
4. 生物肽類及其激動劑或抑制劑 此類藥尚待進一步研究。
二、增加能量消耗的藥物
5. 中樞興奮藥 麻黃堿、茶鹼、咖啡因等能刺激脂肪氧化、增加能量消耗, 也可減少食欲。
6. BRL26830A, BRL28410, BRL35135A和BRL37344使脂肪組織的功能和全身代謝活化, 體重減少;不影響攝食量;不影響血糖值。 所以這類化合物對包括肥胖型糖尿病在內的很多肥胖都是有希望的治療藥。 ICI198157及其衍生物ICID7144是一個產熱劑, 不良反應很小。 此類藥尚在實驗室中。
7. 激素類 可採用低劑量甲狀腺素T3(如60μg·d-1)治療肥胖, 此時機體蛋白質的分解並不增加。 生長激素對某些類型的肥胖有很好的療效。
三、抑制腸道消化吸收的藥物
8.脂肪酶抑制劑 奧利司他(orlistat)是目前全球唯一的OTC減肥藥, 它可抑制脂肪酶, 阻止脂肪分子分解, 從而減少脂肪的吸收。 該藥可明顯降低肥胖患者血脂。 常見不良反應為:油性斑點, 胃腸排氣增多, 大便緊急感, 脂肪(油)性大便, 脂肪瀉, 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失禁。 隨膳食中脂肪成分增加, 發生率也相應增高。 大部分病人用藥一段時間後可改善。
9. 阿卡波糖降低餐後血糖及血漿胰島素水準, 但可引起腸脹氣、腹痛、腹瀉等, 個別患者還可出現低血糖反應。
四、中草藥及其複方製劑
10. 關於中藥及方劑的報導很多, 例如:柳茶、苦丁茶、參庶減肥粉(黨參、土鼈蟲、澤瀉等)、富士減肥沖劑(決明子、金銀花等)、荷葉合劑、大雁減肥茶、花粉、輕健膠囊(荷葉、半夏、澤瀉、黃芪等)、去脂平(葛根等)、輕身健脂樂、防風通聖散、黃連素等, 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血脂與減輕體重的作用。
五、其他治療肥胖的藥物
11. 胰島素增敏劑胰島素增敏劑可能對具有胰島素抵抗的肥胖患者產生一定減肥作用。 如羅格列酮(rosiglitrazone)、噻格列酮(ciglitazone)、帕格列酮(pioglitrazone)、曲格列酮(troglitazone)以及二甲雙胍等, 對伴有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及單純性肥胖患者均有輔助減肥作用。 但曲格列酮可致肝衰竭、死亡, 現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