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練導致心臟病
晨練可能導致心臟病的發作。 這一觀點是美國的醫療機構經多年研究得出的結論。 日本的有關研究機構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晨練不合科學,
醫學證明, 早晨剛起來的時候人體各臟器功能尚處於較低水準, 難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需有一個逐步調整的過程, 才能使生理功能活躍起來。 而如果經常借助外力來強迫大腦停止休息, 就會強行改變體內的生物鐘節律, 加重心理疲勞和細胞損傷, 出現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等症狀。 而且晨練後, 肌肉代謝產生的廢物消除不利, 也會使人感到精神恍惚, 四肢鬆弛無力。
人體受控於“生物鐘”, 並形成一定的生物節律。 節律顯示:傍晚時人的體力等各項指標達到峰值。 如心跳、血壓調節最佳時間在傍晚,
一些醫學機構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 結論顯示:清晨血液黏度增高6%, 而傍晚血液中血小板數降低20%, 晨練有可能增加血栓的危險, 故鍛煉還是在傍晚進行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