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發現用行為科學分析肥胖者攝食行為的特徵和運動類型, 培養肥胖者正確的行為, 因此, 推出了一套減肥心理操, 你可以試著做一做。
第一節:肥胖者可以在冰箱旁, 貼上自己因體態臃腫而遭人嘲笑的漫畫, 或者將自己大腹便便的照片置於餐桌上, 一邊看照片, 一邊吃飯, 讓自己面臨美味佳餚, 正欲狼吞虎嚥之時, 馬上受到厭惡的刺激, 以抑制食欲。
第二節:肥胖者可利用獎勵的辦法來堅定自己減肥的決心。 獎勵的辦法多種多樣。 其中一種做法就是每堅持減肥一天,
第三節:對於肥胖者來說, 應儘量避免單獨進食, 而應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吃。 在親朋好友當中, “聘請”幾個對自己有影響的“監督員”。 這樣, 他們可以控制你的飲食, 既不會讓你空著肚子, 也不會讓你敞開肚皮吃。 有時儘管你真心實意地減肥, 但也有絕望而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此時你應找一個有同樣苦衷的減肥者, 互相鼓勵, 取長補短, 共渡難關。
第四節:有些肥胖者對食物的形象、氣味,
第五節:如果你常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裡吃東西, 比如邊看電視邊吃零食, 久而久之, 一看電視就想吃, 不管饑餓與否。 根據肥胖者的特點, 只在一定的地方、一定的時間內就餐, 或不邊看電視邊進食。 有些人拼命鍛煉體形卻改變很小;有些人嘗遍各種方法最終卻只得放棄;塑身的成功者到底有哪些秘訣?我們該怎麼做?下面12條來自成功者的經驗, 會帶給你驚喜。
秘訣1:想一想“魔鬼身材”的樣子
能擁有“魔鬼身材”的人只是百萬分之一,
對抗招數: 首先建立目標――收緊臀部還是減肥5公斤, 然後想像出成功達到目的後的體形, 鍛煉時在頭腦中時刻晃動的應該是這一形象。 不要給自己設定過於完美的目標, 你就是你, 這樣你才能充滿信心, 避免挫折感。 如果打算減肥到懷孕之前的體重, 或者希望重新穿起2年前喜歡的服裝, 不妨把“想當年”的照片貼在鏡子、電腦或者冰箱上, 讓照片無處不在, 時刻注視著你, 激勵你走向新的目標。
秘訣2:減肥不能減“心”
研究人員發現, 為避免某些疾病的發生, 健康綜合水準要比身體脂肪含量比例更為重要。 平衡的鍛煉計畫應該包含心血管系統和體重等若干方面, 比如改進骨密度狀況、降低膽固醇和胰島素水準、改善血壓等, 而所有這些都標誌著你的健康狀況和身體強壯程度。
對抗招數:為滿足基本健康要求, 應該以15~20分鐘/英里的速度行走2~3英里, 每週3~4次。 更好的方式是, 每週進行4~5次有氧鍛煉(每次45分鐘)和2~3次力量訓練。 如果你剛開始鍛煉, 則應該量力而行, 哪怕每天只鍛煉10分鐘, 每週3次, 然後逐漸增加強度和次數。
秘訣3:計畫是用決心訂出來的
詳細計畫可以確保力量訓練和心血管系統得到充分鍛煉, 保證鍛煉的效果。 這有點像去超市買東西,
對抗招數:鍛煉計畫要詳細精確, 例如, 不要只是寫下“星期一鍛煉”, 這樣過於籠統粗糙, 應該寫出“瑜伽訓練班, 時速4英里跑步機45分鐘, 上肢舉重鍛煉30分鐘”等。
秘訣4:鍛煉前2小時的進食量
鍛煉時,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燃料的來源, 增加一些蛋白質、脂肪或纖維成分的攝入可以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速率, 使燃料持續長久, 保持能量源源不斷的供給。
對抗招數:鍛煉前1~2小時適量進餐, 從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中獲取627。 8~1046焦的熱量。 建議分成小份吃:半個蘋果, 1勺花生醬, 半杯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