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饑餓
想要減肥, 首先在減肥前試試自己4個小時不進食。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方法很恐懼,
如果你從來不覺得餓, 那麼你的食欲可能“去度假”了。 也就是說, 為了抵制對食物缺乏的恐懼, 你總是吃得過多, 又或者, 對於飲食你已經完全失去了感受。 如果說你總是覺得餓, 那你可能混淆了生理饑餓與心理饑餓。
饑餓的表現因人而異。 最普遍的表現是:感覺虛弱和情緒混亂。
建議:這樣的方法, 為了使讓大家從容的面對事物的誘惑, 通過短時間的戒齋, 不去關注自己身體發出的饑餓信號, 讓饑餓的信號自然而然表現出來, 這樣也就減少了想事物而引起的饑餓。
2、建立一個常規程式
想要讓身體感受到饑和飽, 你就應該讓飲食規律化。
建議:避免嘗試新的食物。 食用熟悉的食物能夠更容易找到恰好吃飽的尺度。
3、集中注意力品味食物味道
在吃最初幾口的時候, 注意細品味道。 因為你瞭解食物的味道通常是通過最初幾口:鹹了?甜了?太軟了?好吃還是一般?此時對味道的判定非常重要, 因為對後面幾口的味道我們運用的就是想像了。 這樣就能解釋為什麼我們能把一塊味道普通的巧克力蛋糕吃得一乾二淨。 因為我們想像它是美味的。
這樣的想像和我們味覺不同, 我們在想像的時候永遠都不知道疲倦。 但我們真正面對美食的瘦,
建議:小口吃飯。 充分利用你的牙齒、舌頭和上顎。 當你咀嚼的時候, 放下手裡的餐具。
4、放慢速度
身體接收到吃飽的信號需要15~30分鐘, 胃和大腦之間的通訊不是即時的。 在用餐半個小時後, 啟動飽感的酶才會被釋放出來。 如果吃得太快, 你就可能吃得過多。
建議:把吃飯時間延長為至少30分鐘。 無論食物美味與否, 都像美食家一樣去細細品味。
5、只有你才能判斷自己的需要
為了愉快而吃?為了控制脾氣再吃一盤?埋頭狼吞虎嚥而不去理會外面的狂風暴雨?從中很容易看出由情緒導致的行為紊亂。 這就是為什麼忠於自己的真實需要是如此重要。
建議:如果你想的話, 隔段時間可以給自己來頓大餐, 一直吃到確實覺得撐。 別猶豫, 去吃吧。 你從此擁有了活力, 從而能夠在今後的日子裡自行調節。
6、排除干擾
禪宗告訴我們, 吃飯的時候就專心吃飯, 讀書的時候就專心讀書。 這個哲學理論著眼於當前的重要性, 用在這裡再恰當不過了。 你坐在餐桌旁, 飯碗前, 那就排除周圍的干擾吧。 別看報紙, 別看電視, 也別投入激烈的政治辯論。 專注於你正在做的事情:吃飯!當然, 如果你是和大家共進午餐,
建議:練習有規律地中途休息。 停下一段時間用來說話和傾聽, 然後繼續吃飯, 漸漸地, 兩者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交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