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謬論1:忌食甜點
食物不能簡單地分為好與壞兩大類, 適量進食才是關鍵。 如果你很想吃甜食, 那就放心地吃吧, 不過其他各餐的食用量必須相應減少。
瘦身謬論2:禁食速食食品
並非所有的速食食品都是減肥者的“天敵”。 一個普通的漢堡包、一塊牛排、一份烤雞或用低熱量調料調出的沙拉都是可供選擇的美味食品。 當然, 油炸薯條、牛奶霜淇淋和拌蛋黃醬的雞或魚因熱量極高, 減肥者不可多吃。
瘦身謬論3:體重反彈後, 想再減掉很難
一名肥胖症研究專家對肥胖與非肥胖減肥者的減肥過程做了一次系統觀察, 發現兩組減肥都很容易, 並不存在所謂“體重反彈後, 減肥難度增加”一說。
瘦身謬論4:蘋果型肥胖與梨型肥胖沒有本質區別
最近的研究發現:脂肪貯存在身體上半部分(上身和腹部——蘋果型體型)比分佈於下半部分(臀部和大腿——梨型體型)更容易引起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 你可能對脂肪分佈無能為力, 但可以通過全身減肥的方法避免肥胖綜合征的發生。
瘦身謬論5:所有的食物生來都平等
美國紐約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工作發現:導致肥胖的不是吃多少而是吃什麼, 通過攝入食物獲得的熱量會在你身上堆積很多的肥肉。 原因很簡單:在消化過程中, 機體代謝蛋白質與糖類要比代謝脂肪燃燒更多的熱量。 例如, 我們攝入超過人體需要418千焦(100千卡)的食物, 如果該食物屬糖類, 只有314千焦(75千卡)的熱量轉變為體脂,
因此, 營養學專家建議, 每天只能有30%的熱量來源於脂肪。 要少吃脂肪, 尤其避免吃肥肉、可哥脂和其他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如奶油爆米花、霜淇淋等)。
瘦身謬論6:節食是最快捷的減肥方式
研究發現:大量減少熱量攝入會使機體代謝轉變為“饑餓模式”, 這種模式將使機體保存能量並降低代謝率。 節食越頻繁, 機體貯存能量的能力越好。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 反復節食會潛在地影響減肥效果。 所以, 最好別用節食的方式來抵消最近的暴飲暴食, 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
瘦身謬論7:可以盡情地享用脂肪代用品
別以為使用脂肪替代品的食物中沒有脂肪,
瘦身謬論8:暫時偏食是減去體重的有效方式
為了減肥, 長期只吃一種食物(如水果、堅果)是最失敗的減肥方式。 用這種方法減肥不但不會獲得成功, 而且一旦恢復正常飲食, 體重會很快增加。
瘦身謬論9:減掉多餘的體重, 僅僅看你吃什麼
大量的研究表明:節食加鍛煉的減肥效果比單純節食要好, 長期的中等強度鍛煉比偶爾的劇烈運動效果好。 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加強鍛煉, 如用爬樓梯代替乘電梯, 走路代替乘車, 自己做家務代替請鐘點工等, 效果比單純節食要好得多。
瘦身謬論10:如果你很胖, 這全都是你的錯
人的身材與體型很大程度上由基因決定,
但基因不一定永遠控制體型, 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會使脂肪細胞逐漸縮小。 一些方法能使脂肪細胞變小, 應多食用低脂、高纖維素的食物, 如麵條、米飯、全麥麵包、水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