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肥胖, 大多由於甘肥太過, 油脂粘膩先壅於胃, 往往脘腹飽脹, 噯腐吞酸, 口味穢濁, 舌苔膩。 及早運用山楂、大麥芽、萊菔子等藥以和胃助消化,
二、活血行瘀法
肥胖之人, 血液中脂肪過多, 容易引起動脈硬化, 特別是心、腦血管病變多由此產生。 活血行瘀的藥物對擴張冠狀動脈, 增加血流量, 降低血脂, 以及防止斑塊形成和促進其消退均有作用。 肥胖而見有瘀血阻滯, 婦女經閉不行, 或見舌質有青紫瘀點者, 採用活血行瘀法, 不但降脂減肥, 同時又能治病, 真是兩全其美。 常用的活血行瘀降脂藥物:如當歸、川芎即古方佛手散,
中醫文獻有“肥人多痰”的論點, 這種痰顯然是指肥胖之痰濁, 也就是脂肪過多。 臨床所見肥胖之人, 動則氣短、胸悶, 甚則頭暈、嘔吐、噁心, 舌苔滑膩。 有的人痰火重, 性情急躁, 易於發脾氣、惱怒, 以致血壓高, 頭脹腦鳴而痛, 睡眠不安, 舌苔黃膩, 大便幹結。 多發心、腦血管病變。 遇上這些病證, 選用寬胸化痰法最為合適。
常用藥物如:瓜蔞, 古稱栝樓, 為寬胸化痰主要藥, 市售之瓜蔞包即用此一味製成, 可降血脂, 尤善治冠心病。 瓜蔞仁還有潤腸作用, 對痰火內結, 大便不暢者尤適用之。 薤白即小蒜, 臨床常與瓜蔞配合同用, 即漢代名醫張仲景用治胸痹心痛的栝樓薤白湯, 千百年來沿用不替。
膽汁能消化脂肪。 患肝炎、膽囊炎、肝膽結石的人, 膽汁分泌不足, 往往不喜歡吃油膩肉食, 如果不小心, 誤食會引起發病。 疏肝利膽法對肝膽病是不可少的, 尤其是脂肪肝患者, 本人常用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疏肝利膽的常用藥物如:茵陳, 是中醫治療黃疸的專用藥, 有很好的利膽作用。 莪術、薑黃、郁金三味藥為同科藥物, 均能疏肝、利膽、降脂, 常與茵陳配合同用。 市售之白金丸由郁金、明礬二味製成, 為疏肝利膽、降脂化痰濁的中成藥, 並有化結石之功。 柴胡疏肝散(柴胡、枳殼、芍藥、甘草、香附、陳皮)可作為常用成方, 隨症加減。決明子能清肝明目,平時泡茶常飲之,有瀉肝火降血脂功效。
隨症加減。決明子能清肝明目,平時泡茶常飲之,有瀉肝火降血脂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