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喝奶後身體有些不適呢?那是因為飲奶後, 乳糖不能分解就會在體內發酵, 產生水、乳酸及大量二氧化碳, 使病人腹脹。 乳糖在腸內經細菌發酵可產生乳酸, 使腸道PH值下降到6以下, 從而刺激大腸, 造成腹脹、腹痛、排氣和腹瀉等症狀。
有些人的體內嚴重缺乏乳糖酶, 因而使攝入人體內的牛奶中的乳糖無法轉化為半乳糖和葡萄糖供小腸吸收利用, 而是直接進入大腸, 使腸腔滲透壓升高, 使大腸粘膜吸入大量水分,
病人體內的乳酸酶會受到影響而減少, 腹腔手術時, 腸管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 腸系膜被牽拉, 使術後腸蠕動的恢復延遲, 腸腔內因吞咽或發酵而產生的氣體不能及時排出, 會加重腹脹, 可發生腹痛、腹內壓力增加, 甚至發生縫合處脹裂, 腹壁刀口裂開。
胃切除手術後, 由於手術後殘留下來的胃囊很小, 含乳糖的牛奶會迅速地湧入小腸, 使原來已不足或缺乏的乳糖酶, 更加不足或缺乏。 這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 特點是腸道肌肉運動功能和腸道粘膜分泌粘液對刺激的生理反應失常, 而無任何腸道結構上的病損, 症狀主要與精神因素、食物過敏有關, 其中包括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