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每天攝入的飲食和分泌到胃腸腔內的液體總量為9升, 其中2升來自食物, 另外7升主要來自整個消化道的各個腺體分泌的 液體。 這也就形成了整個腸道的液體平衡, 一旦平衡被打破, 大量的水分就會被排出來, 引起腹瀉。
從腹瀉的病因來講, 可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主要是感染病毒、細菌等引起的。 非感染性腹瀉主要因吃的東西不合適、食物中毒或腹部受涼等引起的。
怎樣才算是腹瀉?有的人可能一天排便一到三次, 有的人可能一周只排便三次, 也就是隔天一次, 在這個範圍內都認為是比較正常的。 這種大便含水量在60%~80%。 如果糞便特別稀薄, 超過正常的含水量, 或次數大於每天3次, 排便的量超過每天200克時, 可定義為腹瀉。
從病程上來說, 腹瀉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腹瀉是指從拉肚子開始, 到去就醫整個病程小於兩周時間的。 慢性腹瀉是指整個病程超過了2個月的。 引起急性腹 瀉的病因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進食生冷、食物中毒等, 比如食用沒有煮熟的扁豆可能引起急性中毒性疾病, 吃變質的食品、喝污染的水源等都可能導致急性腹 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