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保健 » 健康養生

自我調節!面對壓力如何緩解

大腦通過這種物質向身體傳達著指令, 保持清醒和隨時待命的狀態。 同時為了配合大腦的指令, 腎上腺也通過血液系統向身體注入了皮質醇激素, 這是為了保證身體在壓力狀態下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體內的激素水準在一天內會呈現正常的波動週期。

一般峰值出現在早晨(約6~8點), 在上午8~12點間激素水準會大幅回落, 之後的時間都持續一個緩慢的下降趨勢, 從而使身體能夠順利化解工作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壓力, 並平穩自然地使身體進入到安靜舒緩的狀態。 在淩晨時分(約 0~2點)激素濃度將處於最低點。 而隨後激素水準會再次逐漸回升, 讓我們清醒並準備好面對希望與挑戰並存的新一天。

既然外源性刺激導致了我們的壓力, 那沒有刺激不就沒有壓力了?的確, 我們在旅遊或者回家過年時, 確實感受到壓力小了很多, 也有人樂此不疲。 其實, 這就是通過減少外源性刺激來暫時躲避壓力的有效途徑, 有驢友更是一針見血“旅遊的本質就是逃離”。 壓力會讓我 們不舒服, 可是真的沒有刺激, 我們就會很爽嗎?科學家喜歡用實驗說話, 說服力總歸是要大一些。 有一個有趣而經典的實驗, 展現了沒有刺激的生活。

貝克斯頓(Boxton)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做過一次感覺剝奪實驗, 他募集了部分大學生來參加自己的研究。 他要求志願者每天只躺在床上睡覺, 並切斷一切外來的刺激(視覺、聽覺、觸覺等), 以避免產生精神壓力。 志願者每天可獲得20美元酬勞,

同時可以自行決定何時退出實驗。 結果顯示, 大部分志願者開始後24~36小時內要求退出, 沒有人堅持到72小時以上。 所有人幾乎都遵循一個規律, 從呼呼大睡, 到厭倦不安, 再到自己製造刺激(唱歌、自言自語等), 有人甚至出現幻覺。 可見, 沒有刺激可能不會很爽, 反而可能會瘋掉。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