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節就是防曬的時節, 紫外線似乎無處不在, 炎熱的戶外自不用說, 紫外線可以隨便的損傷你的皮膚細胞。 就算是在室內, 劇烈的紫外線可以穿透玻璃進入, 照舊可以要脅你的肌膚。 防曬霜、遮陽帽、遮陽鏡、遮陽傘......可以用上的一切工具絕不會落下, 防曬, 大約真的讓人感到疲乏。 可是, 你每天都在想著防曬的事, 那你清楚你所防的究竟是什麼嗎?
層層剖析紫外線
紫外線的損傷 適量的紫外線輻射具有殺菌的作用, 並能推進VD的合成。 但紫外線可生成光化煙霧。 人們過份表露於紫外線下可引致眼睛及皮膚受傷、角膜炎、白內障和皮膚癌。 隨波長的不同, 所引發的生物學效應也不同。 波長越短, 能量越高, 對皮膚形成損傷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 對人體的損傷也越大, 但同時也越簡單被臭氧層所接收, 越簡單防護, 對皮膚形成的多時急性影響。紫外線的分類
陽光中的紫外線為不可見光, 依波長的不同分為3個區段:1、UVA區, 長波紫外線, 約占10%~20%, 它是令皮膚提早衰老的最主要緣由, 其穿透力深, 可穿透真皮層, 使皮膚曬黑, 並招致脂質和膠原蛋白受損, 惹起皮膚的光老化以至皮膚癌, 其作用緩慢耐久, 具有累積性, 故又被稱為“年齡紫外線”, 不受窗戶、遮陽傘等的阻撓, 即使陰天下雨也如此。
因此對其很簡單無視, 但由於長期積聚, 對皮膚形成的損傷最大。
2、UVB區, 中波紫外線, 約占80%~90%, 它可抵達真皮層, 使皮膚被曬傷, 惹起皮膚脫皮、紅斑、曬黑等現象。
但它可被玻璃、遮陽傘、衣服等阻隔。
3、UVC區, 短波紫外線, 它不能抵達地面, 由於它在經過臭氧層時已被接收。
1.SPF
SPF是防曬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的英文縮寫, 說明防曬用品所能發揚的防曬效能的高低。 它是依據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來一定的。 皮膚在日曬後發紅, 醫學上稱為“紅斑症”, 這是皮膚對日曬作出的最細微的反應。 最低紅斑劑量, 是皮膚出現 紅斑的最短日曬時間。 運用防曬用品後, 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會增加, 那麼該防曬用品的防曬係數SPF則為:
SPF=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後)/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