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容 » 護膚

夏天用什麼護膚品好 皮膚專家講解天然植物利弊


一、天然成分也是化學物質

有些打著“天然”旗號的品牌, 喜歡在護膚品中加入些許花瓣或草葉, 顯得漂亮可愛, 但你把原片花瓣貼臉上,

會有絲毫反應麼?“植物成分”和“純植物”是兩個概念, 前者指“提取自植物的活性物質”, 後者就是幹貼在臉上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花瓣樹葉。


也許有人說, 一些植物的汁液確有護膚的效果, 尤其是天然美白, 天然換膚, 天然保濕因數什麼的。

但那也因為其中的某些“化學物質”發揮了效用。 現代生物科技, 正是在努力分析研究並儘量精確地分離出“自然成分”中切實有效的“化學物質”並加以利用。

二、小清新”也會“重口味”

本來, “天然”、“植物”指的是材料來源, “高科技”則指製作手段, 之間並沒有衝突。

但在一些徹底的“自然派”眼裡, 只有自己動手, 才算得上“反璞歸真”:有機蔬菜、水果、蜂蜜、乳製品、動植物油、花卉、糧食、統統無農藥無有害添加, 材正料鮮, 直接榨汁磨粉調和後, 就往皮膚上抹……這樣的DIY, 我們並不贊成:不僅無效, 其“成品”還可能對皮膚過於“重口味”, 反造成刺激和傷害。



美容製造領域不崇尚“復古”。 現代天然化妝品製作的最大進步之處, 在於原料中天然活性物質的選取、分離、提純並與其他物質的合理配搭, 這絕非普通人在廚房中根據“家傳秘方”就能輕易製作出來。 當然, 有品牌喜愛這樣富有傳奇的故事, 甚至會把植物成分學家們塑造成上絕壁采雪蓮, 深淵割海藻的冒險英雄, 然而浪漫背後, 其實只有“冷冰冰”的原料供應商以及“枯燥”的配方實驗作為支撐。

三、100%純天然高效保養品尚未問世

一瓶面霜中含有什麼?水、油、溶于水的物質、溶於油的物質……如何讓它們相互融合並保持性狀穩定還能被皮膚吸收, 就需要各種成分的參與配搭以及一系列製作工序的介入。

也許你聽說過“乳化劑”、“穩定劑”、“表面活性劑”、“防腐劑”等, 在被這些名詞嚇跑前, 必須先明確兩點:首先, 既然是製作“護膚品”, 就不該有哪類物質對皮膚“特別壞”;其次, 所有物質既可能源自“天然”, 也可能出自“人造”。



為什麼選擇植物?既然某些成分已經天然存在且相對獲取方便,何必再辛苦人工合成?為什麼不選植物?某些天然物質實在過於“桀驁不馴”,並非現在的技術可以完美控制,或許它有著這樣那樣的優點,缺點也同樣明顯並難以克服,這時,就不得不忍痛割愛。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天然防腐劑”:它們有的因氣味不佳,有的因持續作用時間太短,有的因難以與其他成分融合,有的因獲取成本過高而無法很好地替代目前通用的防腐劑。另外一些植物含量極高的保養品,容易出現水油分層、顏色質地改變等問題——往往是天然穩定劑出問題了。



天然成分的品質、產量,往往受產地和天氣的影響較大,無法像人工成分那樣穩定。“南橘北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如果只看“天然”,而不問清其中的是“橘”還是“枳”,對皮膚也沒有太大好處。但若“橘”和“枳”之間的成本相差很大,選擇哪種,就又要完全看品牌商家的“良心”和對品質的追求了,普通人並無法識別。

迄今為止,除了極簡單的原料性產物如整瓶橄欖油、礦泉水,市面上並沒有出現一個複雜、穩定又高效的配方,能夠百分之百用到純天然物質而徹底摒棄人工合成。不過,就算有這麼一件產品出現,除了滿足“天然控”的心理需求,倒也沒太多額外的美膚奇效。



四、植物不等於溫和或安全

為什麼純植物、天然聽起來那麼有吸引力?因為“植物更溫和,不刺激”——近幾十年來最“紅”的美容謊言!

植物無刺激?恰恰相反,植物是最大的致敏源之一。每年單因“花粉過敏”致病的人,遠多於“髒空氣過敏”、“化學污染過敏”。對於植物的偏好甚至崇拜,多來自傳統草藥學和各種“經世古方”,正如我們對中醫的認識:溫和調理,見效緩慢……然而,不要忘記,歷史上有過“手到病除”的神醫,也不乏“一劑致命”的虎狼藥。古老的草藥為什麼不再能快速地治癒疾病,並非因為它們真的都那麼“溫和”,除了原料品種、製作方法的誤差或改變,還有可能在於“彼時藥”未必能醫“現時病”(疾病也會進化和變異)。


所以說,含有植物的保養品,其安全性不見得比其他保養品更高,也未必見效緩慢。所謂“植物保養”或“天然保養”,指在傳統的基礎保養品配方中,盡可能地加入植物萃取成分,而“有機保養品”則意味所選取的大部分植物原料,經過有機認證——這一切,僅表明“原料來源”,最多說明生產製造過程比較環保,與“護膚效果”沒有絕對關係。

至於無效果或有刺激的產品,既不是在“慢慢調理你的皮膚”,也非“含有人工添加”,更多的原因在於:一,它們不適合你;二,某些皮膚問題根本無法靠外塗解決。

皮膚暗黃怎樣美白 夏季不做黃臉婆 
睡前如何保養皮膚 讓美容覺效果翻倍


為什麼選擇植物?既然某些成分已經天然存在且相對獲取方便,何必再辛苦人工合成?為什麼不選植物?某些天然物質實在過於“桀驁不馴”,並非現在的技術可以完美控制,或許它有著這樣那樣的優點,缺點也同樣明顯並難以克服,這時,就不得不忍痛割愛。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天然防腐劑”:它們有的因氣味不佳,有的因持續作用時間太短,有的因難以與其他成分融合,有的因獲取成本過高而無法很好地替代目前通用的防腐劑。另外一些植物含量極高的保養品,容易出現水油分層、顏色質地改變等問題——往往是天然穩定劑出問題了。



天然成分的品質、產量,往往受產地和天氣的影響較大,無法像人工成分那樣穩定。“南橘北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如果只看“天然”,而不問清其中的是“橘”還是“枳”,對皮膚也沒有太大好處。但若“橘”和“枳”之間的成本相差很大,選擇哪種,就又要完全看品牌商家的“良心”和對品質的追求了,普通人並無法識別。

迄今為止,除了極簡單的原料性產物如整瓶橄欖油、礦泉水,市面上並沒有出現一個複雜、穩定又高效的配方,能夠百分之百用到純天然物質而徹底摒棄人工合成。不過,就算有這麼一件產品出現,除了滿足“天然控”的心理需求,倒也沒太多額外的美膚奇效。



四、植物不等於溫和或安全

為什麼純植物、天然聽起來那麼有吸引力?因為“植物更溫和,不刺激”——近幾十年來最“紅”的美容謊言!

植物無刺激?恰恰相反,植物是最大的致敏源之一。每年單因“花粉過敏”致病的人,遠多於“髒空氣過敏”、“化學污染過敏”。對於植物的偏好甚至崇拜,多來自傳統草藥學和各種“經世古方”,正如我們對中醫的認識:溫和調理,見效緩慢……然而,不要忘記,歷史上有過“手到病除”的神醫,也不乏“一劑致命”的虎狼藥。古老的草藥為什麼不再能快速地治癒疾病,並非因為它們真的都那麼“溫和”,除了原料品種、製作方法的誤差或改變,還有可能在於“彼時藥”未必能醫“現時病”(疾病也會進化和變異)。


所以說,含有植物的保養品,其安全性不見得比其他保養品更高,也未必見效緩慢。所謂“植物保養”或“天然保養”,指在傳統的基礎保養品配方中,盡可能地加入植物萃取成分,而“有機保養品”則意味所選取的大部分植物原料,經過有機認證——這一切,僅表明“原料來源”,最多說明生產製造過程比較環保,與“護膚效果”沒有絕對關係。

至於無效果或有刺激的產品,既不是在“慢慢調理你的皮膚”,也非“含有人工添加”,更多的原因在於:一,它們不適合你;二,某些皮膚問題根本無法靠外塗解決。

皮膚暗黃怎樣美白 夏季不做黃臉婆 
睡前如何保養皮膚 讓美容覺效果翻倍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