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發現, 肥胖對兒童的影響更大, 肥胖會讓孩子變成"廢人", 肥胖影響孩子的心、肺、肝、腎等臟器功能, 引發哮喘、低氧血症的發作, 還會過早地出現許多誘發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同時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兒童。 另外據調查顯示, 在兒童期, 特別是10歲以內保持正常體重, 對以後的影響至關重要。 此時期超重的兒童到成人時也常常是超重的。 據調查, 10~13歲時是小胖子, 到31歲時約有80 %的人成為大胖子;10~13歲體重正常的兒童, 到31歲時僅有20%左右的人成為胖人。 最近有人發現, 在母體內第8個月至出生後一周歲半的嬰兒,
孕晚期預防胎兒肥胖
正常孕婦在妊娠過程中體重可增加10—12千克, 其中在懷孕7—9個月時所增加的體重為胎兒重量, 在這一時期如果營養過度, 可使胎兒生長過快, 脂肪細胞增殖, 導致寶寶出生體重過高, 一般認為新生兒超過4千克為巨大兒。 這不僅會增加分娩難度和產科併發症的機會, 還大大增加了孩子將來肥胖的可能性。
哺乳期預防嬰兒肥胖
母乳餵養的孩子發生肥胖的可能性很小, 母乳的成分經常發生變化, 如果嬰兒吮吸過量、乳汁的味道就會發生變化, 這就使得嬰兒不會吸奶過多,
人工餵養的嬰兒, 將來出現肥胖的可能性很大, 嬰兒往往是有奶就吃, 容易過量食奶引起肥胖。 人工餵奶時, 要注意定量、定時, 每天喝奶總量如果達到700—750毫升, 而且孩子體重也達到了標準, 就不要增加奶量。 添加輔食時間不要太早, 要掌握輔食添加順序及添加總量。 當孩子會爬會走時, 要讓孩子多活動, 不要總抱著孩子。
幼稚園期預孩子肥胖
一般來說, 1—3歲肥胖兒較少, 4歲以後肥胖兒童逐漸增多, 這主要與兒童的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少動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關係, 如過量進食甜食、霜淇淋、飲料、油炸食品等。 因此, 家長要改變孩子喜吃甜食、油煎食物、飯後吃零食、臨睡前吃東西、飯後立即睡覺等不良習慣,
學齡期兒童預防肥胖
限制進食機會。 有些孩子放學回家, 肚子不餓也習慣吃些零食。 有的常在一個特定地點吃東西, 如邊看電視邊吃。 這樣會使孩子的體重增加。 解決辦法有二:一是只有在餓時才能吃;二是只能在飯桌上吃東西, 不能養成邊做事邊吃東西的壞習慣。
教育孩子, 慢慢進食。 因為慢慢進食幫助孩子提高對饑餓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 並可調節進食量。 如果慢慢吃, 孩子才有時間品味食物, 並找到自然停止點, 讓孩子坐在椅上、輕鬆愉快地進食, 如果吃得太快, 讓他停一會兒再吃。 父母要為孩子選擇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