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必須有度
食物中不可避免會或多或少含有不利於人體的成分, 為了避免有害物質在體內累積, 必須做到飲食有度。 在營養攝入量基本能滿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 只要控制食物攝入總量, 就能減少有害成分攝入量, 降低飲食帶來的健康危害風險。
民間有句俗語叫“飯大壓病”, 常常被用來勸患病的人多進食, 以提高免疫力。 在過去營養供給貧乏、醫療手段落後的年代, “飯大壓病”幾乎就是真理。 過去患肺結核(癆病)的病人中, 由於營養供給不足, 患病以後不能恢復健康而死亡的人很多。 但在現代社會,
現實生活中, 如果仔細觀察, 會發現一些“因失口服而得福”的現象。
有一位朋友的母親, 70多歲時查出嚴重的胃組織癌變, 不得不接受胃切除手術。 手術中不僅將3/4的胃組織切除了, 同時還將病變的十二指腸也切除了。 醫生曾私下告知家人準備後事, 斷言老太太最多能存活三四個月。 然而, 8年多過去了, 這位老人依然健在。 的確如醫生斷言, 多位與這位母親同期進行癌治療的病友, 手術後不久便離開人世了。 其中幾位患者, 年僅40多歲。 腫瘤醫院的醫生非常迷惑, 曾多次回訪調查, 試圖揭開朋友的母親能夠在手術後保持健康的謎底。
而正是由於“手術後腸道功能缺失”, 減少了飲食攝入量, 從而減少了來自飲食的危害, 才使得老人在胃癌手術多年後, 仍能保持健康狀態。 而大多數癌症患者, 手術後往往會千方百計地進補, 結果適得其反, 反而導致了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目前,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 比中國的人均壽命長10歲, 已經達到82歲。 雖然, 日本人長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無獨有偶, 我國上海人的人均壽命在全國大城市中是最高的, 2006年調查顯示上海人均壽命是80.97歲, 接近日本的平均水準。 而上海人在飲食方面的節制也是比較有名的。 過去, 人們去上海人家裡做客吃飯, 常覺得主人根本不盛情, 菜量很小。 其實他們平時自己也吃得不多。
控制飲食有益健康
廣泛的研究證明, 在一定範圍內, 吃得越少活得越長;控制熱量攝入可助人長壽。
研究發現, 減少食物攝取、限制熱量攝入能夠延長包括細菌、酵母、果蠅、小鼠和人類在內的多種不同生物的壽命。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給老鼠注射高劑量的化療藥物(相當於人體最大允許劑量的3~5倍)以後, 又給老鼠接種了一種高致命性的癌細胞。 老鼠被禁食48小時後, 再恢復正常飲食, 雖然體重會下降20%, 但其壽命卻延長了1倍, 能繼續生存60天。 而在完全自由進食的條件下, 那些被注射化療藥物和接種癌細胞的老鼠, 最多能繼續生存30天。 該研究組已向美國有關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擬在一些癌症病人身上展開“禁食療效”試驗研究。
日本研究人員認為, 男性經常吃得過飽, 會使人體對癌化細胞的抑制活力下降,
在2007年度美國心臟協會(AHA)年會上, 鹽湖城猶他州大學的心血管和遺傳流行病學主任, 霍恩教授發表的研究報告稱:適當禁食能有效降低發生心臟病的危險性, 禁食也可能有助於提高體內胰島素的生成能力, 但是並不建議糖尿病患者盲目禁食。
戒食保健療法
有些人信奉一種叫“辟穀”的戒食保健方法,就是每隔一段時期,尤其是在身體健康狀況感覺不佳時,連續禁食若干天,只喝水而不食用其他任何食物。據稱,戒食能治癒很多疾病,有的人甚至能連續戒食達數周。雖然對戒食具有保健作用的說法缺乏科學的考證,但在很多史料和一些宗教教義及相關的故事中都有“戒食健身”的思想。
用營養學知識分析可以得出,適當戒食有利於減少體內脂肪、膽固醇的積累。從飲食安全的角度看,適當禁食不僅能減少機體對有害成分的攝入,也有利於自身組織恢復對有害物質的清除能力。
“排毒保健”食譜
近幾年,“排毒保健”理論在社會上廣為流行。這種觀念認為,人體內不時會有毒素積累,必須經常進行專門的排毒。同時派生出了很多排毒保健食譜。
有些專業人士對“排毒”理論嗤之以鼻,認為這種理論純粹是嘩眾取寵,也有的是商家為獲利而作的虛假誇大宣傳。但從營養學角度分析,一些排毒保健食譜中的食物,的確含有很高的天然抗氧化成分。現代生命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食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劑類物質,能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從而能夠減少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控制飲食與減肥
自覺控制飲食攝入量的人群主要有兩類,一類人群主要為了健康,另一類人群則主要是為了美感。在適當的飲食攝入量範圍內,減食可以同時實現以上兩種目標。但是,目前很多為“美”而減食甚至是禁食的人,卻走向了與健康目標相反的極端,甚至以失去生命為代價。
烏拉圭有一對姐妹模特,22歲的姐姐露西兒·拉莫斯和18歲的妹妹艾蓮娜·拉莫斯,分別在2006年和2007年雙雙死於因減肥而患的厭食症。其間,21歲的巴西模特安娜·卡洛琳娜·雷斯頓也因厭食症而死在T形臺上,身高1.74米的雷斯頓節食後的體重僅為38公斤。
在今天這個以“骨感”為美的年代,節食瘦身已經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殺手之一,不僅是模特,也有很多明星和追求時髦的人因過度減肥使健康受到嚴重危害。
《京華時報》於2005年8月報導了一位元中學生因為減肥患上厭食症而死去的事情。家住湖南的一位15歲中學生,曾是班級的班長兼學習委員,學習成績優異。2004年為了參加《超級女聲》節目,身高1.55米、體重44公斤的她決定減肥。食量越來越少,到最後乾脆不吃東西,即使吃了也會馬上到廁所用手摳喉嚨將食物吐出。很快,她就骨瘦如柴,來北京旅遊時暈倒在北京火車站,被送到世紀壇醫院救治。但是醫生發現,她身體內的臟器已處於極度衰竭狀態,儘管醫院進行了全力搶救,還是未能挽救這個女孩的生命。近年來,國內這類因減肥而損害健康的媒體報導有很多。
為了遏制無限追求瘦骨美感的審美觀變化趨勢,很多歐洲國家,如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等,都出臺了限制“極品瘦人”參加時裝表演的規定。比如馬德里市政府採用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規定BMI指數
戒食保健療法
有些人信奉一種叫“辟穀”的戒食保健方法,就是每隔一段時期,尤其是在身體健康狀況感覺不佳時,連續禁食若干天,只喝水而不食用其他任何食物。據稱,戒食能治癒很多疾病,有的人甚至能連續戒食達數周。雖然對戒食具有保健作用的說法缺乏科學的考證,但在很多史料和一些宗教教義及相關的故事中都有“戒食健身”的思想。
用營養學知識分析可以得出,適當戒食有利於減少體內脂肪、膽固醇的積累。從飲食安全的角度看,適當禁食不僅能減少機體對有害成分的攝入,也有利於自身組織恢復對有害物質的清除能力。
“排毒保健”食譜
近幾年,“排毒保健”理論在社會上廣為流行。這種觀念認為,人體內不時會有毒素積累,必須經常進行專門的排毒。同時派生出了很多排毒保健食譜。
有些專業人士對“排毒”理論嗤之以鼻,認為這種理論純粹是嘩眾取寵,也有的是商家為獲利而作的虛假誇大宣傳。但從營養學角度分析,一些排毒保健食譜中的食物,的確含有很高的天然抗氧化成分。現代生命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食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劑類物質,能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從而能夠減少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控制飲食與減肥
自覺控制飲食攝入量的人群主要有兩類,一類人群主要為了健康,另一類人群則主要是為了美感。在適當的飲食攝入量範圍內,減食可以同時實現以上兩種目標。但是,目前很多為“美”而減食甚至是禁食的人,卻走向了與健康目標相反的極端,甚至以失去生命為代價。
烏拉圭有一對姐妹模特,22歲的姐姐露西兒·拉莫斯和18歲的妹妹艾蓮娜·拉莫斯,分別在2006年和2007年雙雙死於因減肥而患的厭食症。其間,21歲的巴西模特安娜·卡洛琳娜·雷斯頓也因厭食症而死在T形臺上,身高1.74米的雷斯頓節食後的體重僅為38公斤。
在今天這個以“骨感”為美的年代,節食瘦身已經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殺手之一,不僅是模特,也有很多明星和追求時髦的人因過度減肥使健康受到嚴重危害。
《京華時報》於2005年8月報導了一位元中學生因為減肥患上厭食症而死去的事情。家住湖南的一位15歲中學生,曾是班級的班長兼學習委員,學習成績優異。2004年為了參加《超級女聲》節目,身高1.55米、體重44公斤的她決定減肥。食量越來越少,到最後乾脆不吃東西,即使吃了也會馬上到廁所用手摳喉嚨將食物吐出。很快,她就骨瘦如柴,來北京旅遊時暈倒在北京火車站,被送到世紀壇醫院救治。但是醫生發現,她身體內的臟器已處於極度衰竭狀態,儘管醫院進行了全力搶救,還是未能挽救這個女孩的生命。近年來,國內這類因減肥而損害健康的媒體報導有很多。
為了遏制無限追求瘦骨美感的審美觀變化趨勢,很多歐洲國家,如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等,都出臺了限制“極品瘦人”參加時裝表演的規定。比如馬德里市政府採用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規定BM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