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物理還是選化學?
理防曬劑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鈦和氧化鋅, 這類物質能夠折射、反射紫外線, 防曬時間長不容易脫落, 氧化鋅可以用來治療濕疹、皮炎等疾病, 也可用于眼周等皮膚敏感區, 所以以物理防曬劑為主的防曬產品, 刺激性小, 但是一般質地油膩厚重。
化學防曬劑即化學性紫外線吸收劑, 這類物質可以選擇性吸收紫外線而起到防曬作用, 質地也比較清爽。 相比於物理防曬劑, 一些化學防曬劑對光不穩定, 防曬效果隨著時間延長而降低, 需要隨時補塗。
SPF值是否越高越好?
所謂SPF值是指產品防護UVB的能力, 也就是防止皮膚曬紅曬傷的能力。 一般地說, 人的皮膚在日光直射下產生紅斑的時間是20-25分鐘, 如果一瓶防曬乳的SPF值為8, 用它塗敷一次, 對皮膚的保護時間就是20(25)×8=160(200)分鐘左右。 SPF達到20以上的產品不含二氧化鈦是不可能的。 防曬劑在吸收紫外線的同時,
油性皮膚奈何選擇防曬霜? 防曬霜的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劑型、無油配方的防曬霜,
問題肌膚怎麼選防曬霜?
痘痘型皮膚應該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劑型、無油配方的防曬霜, 但是當痘痘比較嚴重, 發炎或者皮膚破損, 就要暫停應用防曬霜, 出門時刻只能選用遮擋的物理方法防曬。 敏感性皮膚為了安全起見, 推薦選擇專業針對敏感性膚質的護膚品牌的防曬品, 或者產物說明中明確寫出“議決過敏性測試”、“議決皮膚科醫師對幼兒臨床測試”、“議決眼科醫師測試”、“不含香料、防腐劑”等說明文字, 最好選擇物理性防曬品。
根據接觸太陽時間長短怎麼選防曬霜?
如果只是在上下班路上接觸陽光, 那麼可以選用SPF15、PA+的防曬霜, 主要塗於面部和手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膚。 像辦公室一族的, 白領之類的人就比較適合了。 如果需要長時間在戶外活動, 那麼建議選用SPF20、PA++防曬品, 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的
皮膚。 像業務員啊, 促銷員之類的人建議選用。 如果是在戶外游泳的人則建議使用SPF30、PA+++的防曬品。 要不然等游泳結束了, 也許就變成了黑MM了。 經常呆在戶外的人可能比較少, 像一些從事戶外工作的,還有一些戶外的健身教練就要多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