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級食物”的光環下, 很多質優價廉的平民食物常常被忽略了。 其實, 只要選得對, 平民食物一樣有超乎想像的營養價值。 近日, 美國“讀者文摘”網綜合多項研究成果, 刊文推薦9種最具有性價比的平民食物。
西瓜。 西瓜價格便宜, 是解渴消暑聖品。 據美國最大的醫療健康服務網站“健康網”報導, 西瓜富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鉀和抗癌抗氧化物質番茄紅素。 此外,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2010年研究發現, 西瓜是瓜氨酸的一大天然來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動脈硬化, 還可以降血壓。
吃西瓜一定要控制好量。 由於西瓜是生冷之物, 吃多了易傷脾胃, 脾胃虛寒、消化功能差的人應少吃, 尤其慎吃冷藏後的西瓜, 否則會導致腹脹腹瀉、食欲下降。 並且, 西瓜含糖量較高, 糖尿病患者也應適當減量。 此外, 西瓜放進冰箱冷藏時最好別超過12小時, 否則容易滋生細菌。
蝦。 不少人因為擔心蝦中含有膽固醇而不敢多吃,
專家提醒, 蝦類因富含蛋白質不易保存, 放冰箱冷藏別超過2天。 其次, 由於蝦可能帶有耐低溫的細菌和寄生蟲, 一定要煮熟再吃。 最後, 過敏性疾病患者應忌吃蝦。 一般來說, 普通人每次吃蝦的量最好也不要超過2兩。
生菜。 美國《預防》雜誌報導稱, 深綠色蔬菜可能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但這並不意味著生菜就沒有營養。 僅230克的生菜就能提供人體每日所需20%的維生素K。
生菜的種類很多, 中國人最常吃的是散葉生菜和結球生菜。 散葉生菜大多數被用來做沙拉或直接生吃, 結球生菜則可以用來烹炒, 如做蠔油生菜、蒜蓉生菜等。 李惠明提醒, 生吃生菜前一定要先用流水把菜清洗乾淨。 胃腸不好的人儘量不要生吃, 以免消化不良。
土豆。 美國飲食營養協會發言人洛娜·桑頓指出, 從營養學角度分析, 土豆低脂肪、低熱量、營養豐富、富含多種抗氧化劑。 據美國《美食分享》雜誌報導, 一個中等大小(150克左右)的土豆是含微量元素鉀和膳食纖維最多的食物。 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教授琳達·凡·霍恩表示, 以土豆為代表的含鉀蔬果有助於降低血壓。 此外, 美國斯克蘭頓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還發現, 土豆有益心臟健康。 並且只要烹飪得當, 不會導致肥胖。
土豆是一種幾乎人人能吃的健康食物, 因其澱粉含量高, 可以用來替代部分主食。 土豆做法多樣, 可以煎炒、蒸煮、煲湯。 但不要油炸, 因為炸過的土豆不但損失營養, 還會生成致癌物, 吸附更多的油脂, 對健康不利。
芹菜。 芹菜富含很多超乎你想像的有益成分, 包括葉酸、維生素K、維生素C等維生素。 付金如強調, 吃芹菜時不要把葉丟掉。 因為每100克芹菜莖中膳食纖維含量為1.2克, 而等量芹菜葉中則有2.2克。 並且, 芹菜葉中維生素C、鎂、硒等營養素含量也遠高於芹菜莖。 需要提醒的是, 芹菜不太好消化, 胃腸不好的人應少吃或吃時多咀嚼。
瓜子。 堅果是受營養學家和健康專家公認的健康零食。 但別忘記最便宜、常見的瓜子也是營養堅果中的一種。 據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報導,瓜子是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 一把瓜子就可以提供人體一天90%的維生素E需求量。 此外, 它們還富含錳、鎂、硒等重要的礦物質。
但需要注意的是, 瓜子多通過烘焙等方法製作, 吃多了容易上火,有咽喉炎、口腔潰瘍的人不宜多吃。其次,為了讓產品的香味更誘人,商販往往會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各種香料和添加劑,一批批五香味、奶油味、薄荷味的品種誕生了,這類產品吃多了會影響健康,因此建議選擇原味的瓜子。另外,瓜子富含油脂和膳食纖維,能潤腸通便,所以腹瀉時不要吃。
泡菜。泡菜這類醃制食品中含有一種獨特的益生菌,能幫助維持腸道內的細菌平衡。達雅·羅斯博士在其新書《美食家》中寫到:“這些健康的微生物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沒有它們,我們腸道的健康狀況會不斷趨於惡化,並最終導致一些慢性病。”很多新研究表明,腸道細菌的確對健康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尤其在應對肥胖和過敏上。
不要吃剛醃了兩三天的泡菜,因為此時泡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較高,可能增加患胃癌、腸癌的風險。一般來說,泡菜醃制20天后,其亞硝酸鹽含量已明顯下降,一個月後則更安全。由於大多泡菜中含鹽量都比較高,吃的時候要注意控制量,並且絕不能用泡菜代替新鮮蔬菜。
爆米花。自己在家裡做的爆米花其實是一種健康的零食。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大學的研究者發現,自製爆米花中有比水果和蔬菜中所含更為豐富的抗氧化劑。美國《今日》雜誌的營養專家喬伊·鮑爾認為,不加黃油的蒸汽爆米花,脂肪含量少,膳食纖維高,僅900克爆米花中就含有5克膳食纖維,是值得推薦的好零食。
與家裡自製的不同,街頭和電影院售賣的爆米花,帶著濃濃的奶香味。可能放了大量的黃油,甚至還含重金屬,對健康不利,應該少吃。
蘑菇。美國《美食分享》雜誌指出,蘑菇是維生素D的唯一蔬菜來源。達雅·羅斯在《美食家》一書中提到:“蘑菇中的多種化合物被證實有提高免疫並幫助身體對抗癌症的可能”。
不同品種的蘑菇,保健作用也各有側重,如香菇能防癌,金針菇能促進大腦發育,猴頭菇有助消化。因此,吃蘑菇應經常變換種類。
吃多了容易上火,有咽喉炎、口腔潰瘍的人不宜多吃。其次,為了讓產品的香味更誘人,商販往往會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各種香料和添加劑,一批批五香味、奶油味、薄荷味的品種誕生了,這類產品吃多了會影響健康,因此建議選擇原味的瓜子。另外,瓜子富含油脂和膳食纖維,能潤腸通便,所以腹瀉時不要吃。
泡菜。泡菜這類醃制食品中含有一種獨特的益生菌,能幫助維持腸道內的細菌平衡。達雅·羅斯博士在其新書《美食家》中寫到:“這些健康的微生物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沒有它們,我們腸道的健康狀況會不斷趨於惡化,並最終導致一些慢性病。”很多新研究表明,腸道細菌的確對健康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尤其在應對肥胖和過敏上。
不要吃剛醃了兩三天的泡菜,因為此時泡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較高,可能增加患胃癌、腸癌的風險。一般來說,泡菜醃制20天后,其亞硝酸鹽含量已明顯下降,一個月後則更安全。由於大多泡菜中含鹽量都比較高,吃的時候要注意控制量,並且絕不能用泡菜代替新鮮蔬菜。
爆米花。自己在家裡做的爆米花其實是一種健康的零食。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大學的研究者發現,自製爆米花中有比水果和蔬菜中所含更為豐富的抗氧化劑。美國《今日》雜誌的營養專家喬伊·鮑爾認為,不加黃油的蒸汽爆米花,脂肪含量少,膳食纖維高,僅900克爆米花中就含有5克膳食纖維,是值得推薦的好零食。
與家裡自製的不同,街頭和電影院售賣的爆米花,帶著濃濃的奶香味。可能放了大量的黃油,甚至還含重金屬,對健康不利,應該少吃。
蘑菇。美國《美食分享》雜誌指出,蘑菇是維生素D的唯一蔬菜來源。達雅·羅斯在《美食家》一書中提到:“蘑菇中的多種化合物被證實有提高免疫並幫助身體對抗癌症的可能”。
不同品種的蘑菇,保健作用也各有側重,如香菇能防癌,金針菇能促進大腦發育,猴頭菇有助消化。因此,吃蘑菇應經常變換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