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流傳各種各樣的減肥法, 那麼究竟哪些減肥法才是最科學的呢?下面專家分享一些有關減肥的最基本的常識, 教你簡單科學的減肥法, 趕緊來學習吧。
專家教你科學減肥方法
現在的減肥方法可謂多種多樣, 健身器械、仰臥起坐、節食、減肥藥、跑步等等層出不窮。 人們總是希望通過短時間、高消耗達到減肥的目標。 但很多人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後, 雖然大部分脂肪下的肌肉變得結實了, 可是圍度卻沒有什麼變化, 甚至還有明顯增加。 出現這種現象時, 你就應該好好想一想, 你的減肥方法是否正確。
1.最健康的減肥速度是一星期減體重0.5-1公斤, 這樣減下來的體重就不容易反彈;
2.一般來講, 運動20分鐘以上的時間, 身體才開始動用脂肪, 也就是說每次運動時間至少不能低於25分鐘;鍛煉時身體所消耗的熱量比平時要多, 所以鍛煉結束後會出現飯量大增的現象,
3.有些人由於工作緊張, 鍛煉起來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 其效果可以說很小, 甚至沒有。 對於不能保證每天抽出25分鐘以上的時間用來鍛煉的人, 可以將時間分為3個不連續的10分鐘進行鍛煉,
4.一些減肥者喜歡在飯後進行鍛煉, 豈不知飯後鍛煉, 會促使新陳代謝處於亢奮狀態, 從而使過剩的熱量轉化成脂肪, 因此飯後鍛煉是不利於減肥的;
5.部分減肥者喜歡做劇烈運動, 應該注意的是, 劇烈運動後應該讓肌肉及時得到恢復。 最好用隔日重複同一鍛煉的方法, 交替進行鍛煉, 達到減肥的目的;
6.最有效的減肥方式是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代謝耐力項目, 如:慢跑、游泳、健美操等等, 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恆, 同時還要注意營養的補充。
肥胖新說:“腦疲勞”
日本醫學專家提出了關於肥胖的新論點, 他們認為, 肥胖不只是能量收支的不平衡(即過食和少運動), 還與個體受到外在環境作用, 改變自身行為有關。 他們提出了關於肥胖的發病新假說——“腦疲勞”學說。
“腦疲勞”是指一個人的大腦接受了周圍環境過量的資訊, 以致於處理不力, 使“大腦新皮質”與“大腦邊緣系統”和“間腦”彼此之間的平衡關係遭到損害, 出 現資訊流的增大和紊亂。
通過節食和運動來減肥, 同時配合以下條件, 一是要消除“腦疲勞”;二是要和風細雨, 潤物無聲, 採取肥胖者能夠接受甚至是非常喜歡的方式循序漸進。
為此,有三個原則值得借鑒:
第一、不能為了某一目的強迫自己,不能過分勉強,引起內心反感,誘發新的“腦疲勞”。
第二、減肥不能急於求成,不能突然改變飲食習慣,應該按步就班,循序漸進。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覺地放棄原先不利於健康的不良嗜好與習慣。
第三、對有利於健康且自己非常喜愛的事情(或食物),要開始做(或吃),即使從一樣開始也好。這點最重要也最關鍵,接受它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不會造成厭 惡和反感。堅持下去,既有助於恢復愉快心情和滿足感,啟動“大腦邊緣系統”,消除“腦疲勞”,也有助於自己慢慢養成有益健康的行為習慣。
根據肥胖很可能是某種營養素缺乏,是整體營養攝入不全面、不平衡的觀點,完全可以在質和量方面按照身體需要充分進食的同時實現減肥目標,而毋需特別節制 飲食就能達到既讓自己心滿意足(起碼無明顯饑餓感),又能有效減輕體重的目的。這種機制一旦形成,便能使減肥效果穩定持久地保持下去。按照上述方案減肥的 人,不但效果良好而且患者可保持精力充沛,堪稱理想減肥方法。
為此,有三個原則值得借鑒:
第一、不能為了某一目的強迫自己,不能過分勉強,引起內心反感,誘發新的“腦疲勞”。
第二、減肥不能急於求成,不能突然改變飲食習慣,應該按步就班,循序漸進。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覺地放棄原先不利於健康的不良嗜好與習慣。
第三、對有利於健康且自己非常喜愛的事情(或食物),要開始做(或吃),即使從一樣開始也好。這點最重要也最關鍵,接受它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不會造成厭 惡和反感。堅持下去,既有助於恢復愉快心情和滿足感,啟動“大腦邊緣系統”,消除“腦疲勞”,也有助於自己慢慢養成有益健康的行為習慣。
根據肥胖很可能是某種營養素缺乏,是整體營養攝入不全面、不平衡的觀點,完全可以在質和量方面按照身體需要充分進食的同時實現減肥目標,而毋需特別節制 飲食就能達到既讓自己心滿意足(起碼無明顯饑餓感),又能有效減輕體重的目的。這種機制一旦形成,便能使減肥效果穩定持久地保持下去。按照上述方案減肥的 人,不但效果良好而且患者可保持精力充沛,堪稱理想減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