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並非某個區域的特產, 全世界各個地區都有不少肥胖者。 不過東方人和西方人由於生理、生活習慣的不同, 同樣是肥胖, 卻有不同的特點, 減肥方法也就不能簡單地照搬。
東方人以中心性肥胖更多見
西方人肥胖的數量比較多, 但多為全身性肥胖;東方人發胖往往是先從腹部開始, 脂肪主要堆積在下半身腹部周圍, 這種肥胖又被稱作中心性肥胖。
這種類型的肥胖內臟脂肪增多, 在體內堆積起來。 東方人一般男性腰圍≥90釐米, 女性腰圍≥85釐米就是中心性肥胖。
中心性肥胖者的胰島素抵抗要比均勻性肥胖者更為嚴重,
當前中國擁有超重人群2億, 肥胖者6000多萬人, 如此龐大的中心性肥胖人群正在成為滋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的源頭。 中國已到了應該積極防治肥胖的緊要關口。
中心性肥胖引發 各類疾病
如果脂肪攝入量超過膽汁的分解能力時, 就會在體內累積下來。 內臟脂肪在體內堆積, 很容易游離進入靜脈, 肝臟調節脂肪代謝的功能因此降低, 脂類代謝異常, 於是體重增加;
同時HDL(有益膽固醇)的合成減少, 這種膽固醇能進出動脈壁, 不會沉積於血管壁內膜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還能清除已經存在於血管壁上的LDL(有害膽固醇), 從而起到預防心臟病的作用;
腹部胖的人, HDL含量低, LDL在體內沉積, 患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腦中風等疾病的可能性就大。
很多中國人到歐美發達國家生活後, 心臟病的發病率比當地人普遍要高, 主要原因是東方人脂肪細胞儲藏脂肪的能力低, 脂肪代謝水準低, 極易發生多種代謝紊亂。
改善生活方式克服肥胖
生活中用饑餓、腹瀉以及超負荷運動來減肥的人很多, 饑餓與腹瀉, 身體減去的往往是水分和蛋白質, 脂肪依舊停留在身體內;
大負荷的運動容易產生疲勞、抵抗力下降, 不太容易長期堅持, 一旦停止, 體重反彈迅速。
比較有效的做法之一是行為療法。 主要是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建健康、科學的生活模式。
核心內容是飲食療法及運動療法,
飲食和運動治療效果有限或不佳時, 酌情輔以安全有效的減重藥物。
藥物干預輔助治療
藥物配合使用的重要目的是説明肥胖人群建立一個良好的飲食生活模式。
減肥人群往往在減肥過程中不能做到持之以恆, 或者因為一個無法避免的應酬而打亂已有的飲食計畫。
這個時候, 配合使用減肥藥, 尤其是通過降低食欲、催生飽感的藥物, 可以助減肥人群一臂之力, 保護已經建立的“勝利成果”。
目前市場上抗肥胖的藥物主要分降低食欲並催生飽感和抑制脂肪吸收兩類。
降低食欲的藥物通過控制食欲,
當良好的飲食習慣養成後, 可停止使用藥物而不導致反彈。
當前降低食欲的藥物在實際運用中顯示, 能降低患者的腹部脂肪, 明顯改善腹部肥胖, 對輔助治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有積極的作用, 業已成為克服東方人中心性肥胖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