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調查報告 精神壓力過大讓人發胖
精神壓力真的會讓人變胖嗎?家庭醫生線上減肥頻道記者採訪了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譚榮韶主任,
另 據美國哈佛大學科研人員在09年某期《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報告說, 他們對1355名美國成年男女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調查, 得出了這一結論。 調查發現, 與幾乎沒有精神壓力的人相比, 那些時常感到精神壓力大的人更容易身體發胖或患肥胖症。 調查還發現, 體重指數本來就超標的人如果時常感到精神壓力大, 他們會 更容易“胖上加胖”。
“激素—發胖”之間是什麼關係
這 個研究讓暴食除了心理原因外, 又有了明確的生理基礎。 據說, 當人體處於壓力之下, 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激素――可的松水準升高, 同時體內糖和脂肪下降至正 常情況下的一半, 所以機體強烈需求能量的補充, 使得處在壓力狀態下的人食欲尤其得好。 但是補充的熱量往往又超出了身體所需要的量, 使得多餘的脂肪在體內積 存, 導致肥胖。
小編查閱到, 如果體內可的松含量水準 較高,
你真的覺得自己不胖嗎?
日前, 《揚子晚報》刊登消息稱, 蘇州大學醫學部歷經5年, 在大樣本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結論:腰圍未得到控制時, 即使體質指數得到控制, 高血壓等發病風險也會明顯增加。 腰圍也許是更合適的體脂評價指標。 因為腹部肥胖者比全身肥胖者更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怎 樣算是腹型肥胖? 2005年4月, 國際糖尿病聯盟在對代謝綜合征的全球統一定義指出, 腰圍作為中心型肥胖的診斷標準, 美國男102cm, 女88cm;歐洲男94cm, 女 80cm;日本男85cm, 女90cm;華人及東南亞男90cm, 女80cm。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小組定義了適合中國人群的判定標準,
腹型肥胖的人看著上下身都不粗壯, 體重也不超重, 卻惟獨肚子突出, 身形像個蘋果。 此類人群極有可能外表不胖, 卻內臟肥胖, 脂肪堆積多了容易導致胰島素分泌出現異常, 產生胰島素抵抗, 繼而進展為糖尿病等代謝綜合征, 生活品質將會大打折扣。
白領最胖是腹部和大腿 要減就得動
精神壓力大會致胖,而且根據研究,這種“壓力脂肪”總更容易積累在你的腹部。原來因壓力產生的可的松,做了脂肪的“搬運工”,刺激了一種酶的釋放,這種酶專門負責將脂肪貯存到腹部深處的細胞中去,於是“壓力脂肪”和小腹就特別有緣。
譚榮韶告訴記者,減肥是一種全身性的行為,基本沒有哪一種運動可以減到局部肥胖,健身房裡的部位鍛煉儀器,其實主要是用來鍛煉部位肌肉。如果想減掉諸如肚腩、麒麟臂、粗大腿等局部肥胖,一定需要每天進行40分鐘以上的有氧鍛煉,再加入局部的加強運動即可。
他同時說到,如果白領一族工作繁忙,沒有整塊的時間運動,那就更需要抓住每一個零碎時間去運動。
儘量想辦法多動,就是減肥的訣竅。快步步行、爬樓梯、甚至嚼口香糖,任何一種運動方式都能達到消耗脂肪的目的,而沒時間,不應該成為藉口。
白領最胖是腹部和大腿 要減就得動
精神壓力大會致胖,而且根據研究,這種“壓力脂肪”總更容易積累在你的腹部。原來因壓力產生的可的松,做了脂肪的“搬運工”,刺激了一種酶的釋放,這種酶專門負責將脂肪貯存到腹部深處的細胞中去,於是“壓力脂肪”和小腹就特別有緣。
譚榮韶告訴記者,減肥是一種全身性的行為,基本沒有哪一種運動可以減到局部肥胖,健身房裡的部位鍛煉儀器,其實主要是用來鍛煉部位肌肉。如果想減掉諸如肚腩、麒麟臂、粗大腿等局部肥胖,一定需要每天進行40分鐘以上的有氧鍛煉,再加入局部的加強運動即可。
他同時說到,如果白領一族工作繁忙,沒有整塊的時間運動,那就更需要抓住每一個零碎時間去運動。
儘量想辦法多動,就是減肥的訣竅。快步步行、爬樓梯、甚至嚼口香糖,任何一種運動方式都能達到消耗脂肪的目的,而沒時間,不應該成為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