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體 » 運動減肥

教你如何走路才能瘦得更快

減肥的關鍵並不是你付出多少努力, 而是在於你是否掌握了技巧。 通過11個減肥問答的方式, 為你分析走路減肥方法的功效, 教你如何走路才能瘦得更快的燃燒瘦身, 所以想減肥的MM一定別錯過。

1、光是“走路”, 真的可以瘦嗎?
出乎意料之外, 走路運動的“運動強度”非常高。 雖然每個人的情況會依年齡、體重而異, 不過我所提倡的“走路運動”, 在呼吸頻率、心跳加快的情況下, 每30分鐘可消耗180卡的熱量(約一碗飯);即使以緩慢的速度走路, 依然可以有每30分鐘消耗80卡熱量的效果。 剛開始進行時, 維持基本姿勢走路無法持續太久的時間, 因此, 入門的初學者可從走一個斑馬線開始, 接著再逐漸將範圍延伸至街角、捷運等處。 據統計資料顯示, 普通女性平均一天走路3000至3500步。 因此首先請先以一天走路5000步為目標, 順利達成後再以2000步為單位, 將目標提升至7000步、9000步, 以能超過10000步的目標為最理想狀態。
走路時建議使用計步器, 不僅計算步數方便, 同時可藉由數字的增加讓信心提升。
2、如果以減肥瘦身為目的, 是不是一定要持續走20分鐘以上?
只要動作正確, 走路10分鐘一樣能燃燒脂肪!以前的說法是“有氧運動需持續20分鐘以上, 才能發揮燃燒脂肪的效果”, 不過根據近來的研究顯示, 並沒有要求20分鐘的必要性, 短暫時間的運動累積下來仍能看見其成果。 單是通勤時花10分鐘走到車站, 或是站立在捷運上時保持正確姿勢, 一樣可以消耗不少熱量。
3、走太久, 膝蓋會感到疼痛, 該怎麼辦?
適度疼痛約48小時即可恢復。 據說走路時腳跟所受到的衝擊是體重的3倍, 若是體重50kg的女性, 走一步時就需承受150kg的衝擊。
一天走下來, 腳跟必須承受的衝擊重量就相當於一台飛機。 腳跟受到衝擊, 膝蓋自然也無法倖免於難, 如果肌力不足, 雙腳也容易因此受傷。

4、走路運動可能帶來的疼痛有三種:
1.確實使用肌肉所造成的疼痛。
2.過度使用肌肉, 因疲勞產生的疼痛。
3. 運動方式錯誤所造成疼痛。

感到疼痛時, 請使用冰塊冰敷, 再觀察肌肉的狀況。 適度的疼痛並不會傷害肌肉神經, 約48小時即可恢復。 若是情況嚴重時, 請及早至醫院接受專業醫師的診療。 許多女性反覆地減肥瘦身, 容易因缺乏鈣質, 使得骨質密度變低。 另外, 葡萄糖胺、軟骨素和膠原蛋白不足都可能是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 因此也請留意攝取均衡的營養素。
5、走路時, 要選擇什麼樣的鞋子?
依循五大關鍵, 就能購買到對的鞋子。 若是走路時間達到30分鐘以上, 請選擇具有吸收腳跟衝擊的設計的運動慢跑鞋為佳, 選擇鞋子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1.務必兩腳都試穿。
2.以單腳站立承受全身重量時, 腳趾尖需有1-1.5cm的空隙。
3.穿著鞋子時, 腳趾要有彎曲的空隙。

4.雙腿活動時, 腳踝不會碰撞到鞋子的邊緣。
5.試穿與運動時, 鞋帶務必系牢。
依照以上的注意事項, 替自己選雙合腳的鞋子吧!
專注“挺直上半身”

6、走路的時候, 一直忘記注意姿勢, 該怎麼辦?
只要專注“挺直上半身”, 一切就沒問題!剛開始走路運動時, 並不需要如此要求完美。 起初請先專注於“使用腹肌與背肌的力量,挺直上半身”,等這個動作自然而然成為習慣後,再加入“運用肩胛骨的力量擺動手臂”。依照這樣的方式,依序確認每一個動作,逐漸改變原有的走路方法,時間一久,自然就會成為無意識的習慣。同時走路時抱持著“我要讓肌肉變得有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7、一直注意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而無法專心走路,該怎麼辦?
姿勢若正確,不僅能雕塑曲線,身體也沒有負擔。走路時若姿勢正確,能有效雕塑上半身曲線、使重心上移,讓腳部的行動更為簡單輕鬆。由於身體並不會感受到太大的負擔,因此會令人感覺好像可以一直這樣走下去。反之,若是姿勢有誤,甚至還成為習慣時,可能會造成骨骼歪斜等負面影響。如果對自己的姿勢沒有把握,請反覆練書中的走路技巧並勤於練習,姿勢關係將來的體態發展,因此擁有正確的走路方法絕對是百益而無一害。
8、走路時穿著“馬甲”是否可以提升上半身的緊實效果?
身體受到束縛反而會降低運動成效。束縛身體的馬甲會讓血液迴圈惡化,氧氣無法順暢運輸造成含氧量減少,降低全身運動的效果。反而是專為走路運動而設計的束褲,其設計並不會妨礙血液迴圈,較具有提升運動成效的功能。不過確實運動才是不二法門,讓我們一起鍛練腹肌,朝著讓腹肌成為天然的馬甲而努力吧!走路時穿著“馬甲”,身體受到束縛反而會降低運動成效。

9、如何加速“走路燃脂”的效果?

“飯前運動”易促進脂肪燃燒。首先,讓我們先來探討運動時間。許多女性認為“大吃大喝後一定要設法消耗熱量”,因此在飯後馬上就跑去運動,這麼做其實會先消耗吃下肚的食物,到開始燃燒脂肪仍需要一段時間。此外,飯後運動可能影響消化,至少要等餐後20分鐘才可運動。若是希望運動帶來“燃燒脂肪”的成效,飯前運動比飯後運動更為理想。由於飯前血糖值較低,易促進脂肪燃燒,不過如果因過度節食導致低血糖,空腹時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請務必飲食均衡,儘量從食物中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和蔬果。當身體狀況不佳時,請勿勉強運動。步伐加大、速度加大可提高運動強度,不過最重要的關鍵仍是“姿勢”。為了提升運動強度而過度要求自己,不僅肌肉無法正常運動,也容易引起腰椎、膝蓋疼痛。只要正確運動肌肉、緊縮上半身,即使速度緩慢也無妨。競走選手的走路方式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成,隨意模仿可能反而會傷害身體,請特別注意。只要正確運動肌肉、緊縮上半身,即使速度緩慢也無妨。
10、走路時,為何有一腳總是不小心踢到、絆到?
可能是骨盆歪斜引起的“長短腳”問題。這樣的問題可能是由於兩腳長度差異所造成。如果骨盆歪斜,很可能出現“長短腳”。在這種情況下運動,會對身體造成相常程度的負擔,並使歪斜情形更惡化。在P46的測驗中被診斷為身體歪斜的人,請先尋求專家的意見,進行骨骼矯正。
11、肌肉感覺疼痛,先前未曾有過這症狀,是什麼原因?
肌肉受到正確鍛煉,會感到酸痛是正常現象。當要求自己使用正確姿勢走路的第一天,許多人都會感到肌肉酸痛,這正是平常未使用肌肉受到鍛煉的最佳證明,也表示你原來一直使用錯誤的姿勢走路。但雙腳行動感到困難、疼痛時,請檢視上半身的動作是否正確。身體的重心如果位於下半身,會使得腳部與腰部的動作變得不自然。請將重心置於胸前而非腰部。如此一來,下半身就能自然、輕鬆地動作。 起初請先專注於“使用腹肌與背肌的力量,挺直上半身”,等這個動作自然而然成為習慣後,再加入“運用肩胛骨的力量擺動手臂”。依照這樣的方式,依序確認每一個動作,逐漸改變原有的走路方法,時間一久,自然就會成為無意識的習慣。同時走路時抱持著“我要讓肌肉變得有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7、一直注意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而無法專心走路,該怎麼辦?
姿勢若正確,不僅能雕塑曲線,身體也沒有負擔。走路時若姿勢正確,能有效雕塑上半身曲線、使重心上移,讓腳部的行動更為簡單輕鬆。由於身體並不會感受到太大的負擔,因此會令人感覺好像可以一直這樣走下去。反之,若是姿勢有誤,甚至還成為習慣時,可能會造成骨骼歪斜等負面影響。如果對自己的姿勢沒有把握,請反覆練書中的走路技巧並勤於練習,姿勢關係將來的體態發展,因此擁有正確的走路方法絕對是百益而無一害。
8、走路時穿著“馬甲”是否可以提升上半身的緊實效果?
身體受到束縛反而會降低運動成效。束縛身體的馬甲會讓血液迴圈惡化,氧氣無法順暢運輸造成含氧量減少,降低全身運動的效果。反而是專為走路運動而設計的束褲,其設計並不會妨礙血液迴圈,較具有提升運動成效的功能。不過確實運動才是不二法門,讓我們一起鍛練腹肌,朝著讓腹肌成為天然的馬甲而努力吧!走路時穿著“馬甲”,身體受到束縛反而會降低運動成效。

9、如何加速“走路燃脂”的效果?

“飯前運動”易促進脂肪燃燒。首先,讓我們先來探討運動時間。許多女性認為“大吃大喝後一定要設法消耗熱量”,因此在飯後馬上就跑去運動,這麼做其實會先消耗吃下肚的食物,到開始燃燒脂肪仍需要一段時間。此外,飯後運動可能影響消化,至少要等餐後20分鐘才可運動。若是希望運動帶來“燃燒脂肪”的成效,飯前運動比飯後運動更為理想。由於飯前血糖值較低,易促進脂肪燃燒,不過如果因過度節食導致低血糖,空腹時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請務必飲食均衡,儘量從食物中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和蔬果。當身體狀況不佳時,請勿勉強運動。步伐加大、速度加大可提高運動強度,不過最重要的關鍵仍是“姿勢”。為了提升運動強度而過度要求自己,不僅肌肉無法正常運動,也容易引起腰椎、膝蓋疼痛。只要正確運動肌肉、緊縮上半身,即使速度緩慢也無妨。競走選手的走路方式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成,隨意模仿可能反而會傷害身體,請特別注意。只要正確運動肌肉、緊縮上半身,即使速度緩慢也無妨。
10、走路時,為何有一腳總是不小心踢到、絆到?
可能是骨盆歪斜引起的“長短腳”問題。這樣的問題可能是由於兩腳長度差異所造成。如果骨盆歪斜,很可能出現“長短腳”。在這種情況下運動,會對身體造成相常程度的負擔,並使歪斜情形更惡化。在P46的測驗中被診斷為身體歪斜的人,請先尋求專家的意見,進行骨骼矯正。
11、肌肉感覺疼痛,先前未曾有過這症狀,是什麼原因?
肌肉受到正確鍛煉,會感到酸痛是正常現象。當要求自己使用正確姿勢走路的第一天,許多人都會感到肌肉酸痛,這正是平常未使用肌肉受到鍛煉的最佳證明,也表示你原來一直使用錯誤的姿勢走路。但雙腳行動感到困難、疼痛時,請檢視上半身的動作是否正確。身體的重心如果位於下半身,會使得腳部與腰部的動作變得不自然。請將重心置於胸前而非腰部。如此一來,下半身就能自然、輕鬆地動作。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