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在人體中是一部分比較特殊的組織,它分佈于皮下各個部位及腔內臟器旁。在13-14歲性發育成熟後,脂肪細胞的數目也就不再繁殖增加了,以後的胖瘦都是因為脂肪細胞體積的增大或縮小所致。由於不同的部位脂肪細胞增大率不同,往往導致一個人各個部位肥胖的程度不同。皮下脂肪通常分為三層:皮下固有脂肪層、淺層脂肪層、深層脂肪層。有的部位只有前兩層,而沒有深層脂肪,如小腿部。當人發胖時主要是淺層脂肪細胞的體積在增大,和其他層面的脂肪細胞體積可以相差很多倍。
抽脂減肥是利用負壓將多餘的脂肪抽吸出來,關鍵的手術器械很像一根放大了的針,將針在皮膚上紮一個綠豆粒大小的“眼”,均勻地將皮下脂肪的第二、三層中絕大部分的脂肪抽吸出來,手術時運用腫脹灌注技術,使抽吸的脂肪既要有一定的量,又不對身體造成其他的負面影響。術後精細地縫合豆粒樣的“針眼”,幾乎完全看不出手術的痕跡,手術部位的皮膚柔軟、平整、無疤痕,手術效果令人滿意。
自從1977年法國醫師易路斯發明抽脂減肥術以來,這種手術一直在發展。抽脂術之所以能流行,是因為它的有效性及有選擇性。有效性是指抽脂術可以直接取出體內多餘的脂肪細胞,而不會再有復發或反彈。以往的減肥方法只是將包括脂肪、肌肉在內的組織脫水,而減輕體重,一旦組織重新得到水分後,一切就恢復了原樣。如同拍皮球一樣,用力越大,球就反彈得越高,脫水的量大,組織對水的需要量也就增大,所以有時會造成越減越胖的怪現象。抽脂術的有選擇性是指在你認為脂肪過多的部位進行抽吸,而不會影響其他部位的形態。有時減肥方法是不分部位的,為了減少腰腹部和臀部的脂肪堆積,卻把並不豐滿的乳☆禁☆房也減得鬆弛下垂了,從而達不到美化體形的目的。抽脂術則可以揚長避短,在乳☆禁☆房外觀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使腰腹部變細了,臀部變小了,也就顯示出乳☆禁☆房的高度來了。
80年代末期,日本醫師周哲男用大劑量顆粒脂肪注入臨床獲得成功,使得抽脂減肥術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將抽吸出來的脂肪經過處理,再注入到所需要的部位中去,使得單純的抽脂減肥變成為利用脂肪來達到徹底改變體形的目的,真正稱得上是人體雕塑工程。現在這項技術只有少數醫師能掌握,但其發展前途是非常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