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人總是求快, 恨不得第二天起來就是魔鬼身材。 但其實最理想的減肥速度, 是一個月減3斤。 每週0.5公斤的速度, 也是國際上很多專家所推薦的目標。 每月減3斤, 身體沒有什麼不愉快的感覺, 可以長期堅持下去。 不要小看3斤, 如果能堅持半年, 就能減掉18斤, 在外形上簡直就是大變活人。 這麼多年都過來 了, 半年算什麼呢?人生長著呢!
好處一:慢慢減肥不傷身體
緩慢的減肥速度, 不需要大幅度減少食量, 而且採用慢消化減 肥法可以保證營養素得到充分供應, 完全不傷身體, 不損活力。 因為體重變化速度慢, 身體的各個器官都能很好地適應, 來得及調整。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定點理 論”,
好處二:慢慢減肥能保護皮膚
隨著年齡的增長, 皮膚越來越禁不起折騰, 一不小心就會長皺紋。 一切極端措施都是非常損害皮膚健康的。 千萬不要以為皮膚是橡皮筋, 可以撐起來又縮回去。 快 速減肥就算是讓人瘦下去了, 但皮膚不能那麼快地收縮, 年齡增大更會使皮膚彈性下降, 對快速減肥更為敏感, 減肥再反彈來回折騰幾次, 皮膚就會明顯老化。 每月 瘦3斤的速度可以讓皮膚自然地收縮, 不會出皺紋。 同時, 因為營養充足, 臉色也不會像快速減肥那樣變得面有菜色或蒼白憔悴。
真正有營養的東西不容易增肥, 倒是營養差的東西才容易增肥。
食物的營養素有將近50種, 6大類, 其中引起肥胖的只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兩類, 而且還是多餘的部分才有這種害處。 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都不會增肥, 相反, 減肥的時候維生素消耗量還會增加,
比如說, 要用掉你所吃的澱粉和糖, 就需要分解掉你吸收進去的葡萄糖, 而這個過程中, 就需要維生素B1來幫忙。 如果沒有維生素B1, 就算吃了很多飯, 你還是渾身沒勁, 連吸收進去的葡萄糖都分解不掉, 更談不上分解體內的脂肪了。
三、減肥期間怎麼吃
要想弄清楚自己每天需要吃哪些食物很簡單, 看看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就知道了。 首先確定正常人該吃的數量, 然制定一個減肥時吃的數量。 減肥時一般只需要減少糧食類、肉類、油、糖, 對堅果和 水果限量, 就行了。 比如說, 女性正常吃250克糧食, 減肥可以減到150克, 或者100克糧食加上半斤薯類;比如說原來頓頓炒菜紅燒菜,
然後, 在主食和肉蛋奶之類食物當中, 挑選能量比較低的品種。 比如說, 肉類中, 不選脂肪多的肥牛、肥羊、五花肉之類;奶類可 以選擇低脂奶而不是脂肪高的乳酪和霜淇淋;蛋可以不做炒雞蛋而吃白煮蛋, 等等。 只要能做到以上各項, 就能在不影響健康的前提下長期堅持, 身體脂肪逐漸減 少, 而且精神很好, 心情也不鬱悶。
七成飽,就是身體實際需要的食量。如果在這個量停下進食,人既不會提前饑餓,也不容易肥胖。但是,大部分人找不到這個點,經常會把胃裡感覺滿的八成飽當成最低標準,甚至到了多吃一口就覺得脹的九成飽。這樣,如果餐後沒有足夠的運動,必然就容易發胖。
很多人說:你怎麼能感覺出來這麼細緻的差異呢?我根本不知道到了幾成飽啊?這是因為吃飯的時候從來沒有細緻感受過自己的飽感。如果專心致志地吃,細嚼慢 咽,從第一口開始,感受自己對食物的急迫感,對食物的熱情,吃的時候速度的快慢,每吃下去一口之後的滿足感,饑餓感的逐漸消退,胃裡面逐漸充實的感 覺......慢慢就能體會到這些不同飽感程度的區別。然後,找到七成飽的點,把它作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預防飲食過量。
對飽的感受,是人最基本的本能之一,天生具備。不過,這種飽感的差異,一定要在專心致志進食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如果邊吃邊說笑,邊吃邊談生意,邊吃邊上網看電視,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五、吃的少了,但肚子會餓怎麼辦?
1、多吃粗糧
我們做過研究,吃不同東西飽感是不一樣的。同樣一頓吃500千卡能量,如果你吃的是蛋糕,只是兩三小塊,吃的時候極快,吃下去以後根本不飽,覺得意猶未 盡,因為蛋糕太容易吃下去了。如果這500千卡你吃的是蔬菜、粗糧加豆製品,就吃得可飽了,甚至感覺吃不完。據我們實驗室研究的結果,你的飽感,以及飽感 持續的時間長短,跟你吃東西的速度有極大的關係。凡是需要你耐心去嚼的都比較飽人,不需要嚼的就不行。
我們不妨來做個計算:某女要減肥,計畫晚餐只吃50克糧食。如果吃白米做成的米飯(白米熱量345kcal/100g),那麼她吃50克大米所獲得的熱量是172.5kcal。因為1份大米要加1.5倍的水來煮飯,那麼她吃到的米飯重量為75克,用一般家庭吃飯的小碗來裝,只有半碗。這點飯量,不可能把胃填滿,真的很難讓人感覺到飽。
不過,如果她吃的是雜糧粥,那就不一樣了。同樣50克糧食,放10克燕麥片(377kcal/100g),10克黑米(341),10克紅小豆 (324),10克高粱米(360),10克小米(361),其中的熱量一共是175.3千卡。和50克大米相差不大。但是,因為加了6倍的水,這份雜糧 粥的重量為300克,相當於一般家庭吃飯的小碗一碗半。這樣的體積,吃起來就不會覺得太少了,加上菜肴之後,胃裡裝得挺滿的,甚至覺得自己食量還挺足。
半碗白米飯和一碗半雜糧粥,雖然所含熱量差不多,但是吃進去的速度慢得多,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咀嚼,帶來的飽腹感大不相同,心理感覺也大不一樣。
2、多吃蔬菜
纖維不僅能夠幫助我們預防便秘,它還能幫助我們增加牙齒的咀嚼次數,延緩胃的排空速度,減慢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總的結果就是大大加強一餐食物的飽腹感。有研究證明,吃同樣數量的主食,配合蔬菜或不配合蔬菜,血糖上升的速度很不相同。
和我一起在學校食堂吃飯的學生們發現,我的餐盤裡,很少能見到發麵餅、麵包、白饅頭、白米飯這類血糖反應太高的主食,常常用土豆、山藥、芋頭、藕、紅 薯、紫薯之類食材來替代主食;蔬菜卻吃得相當充足,一份魚肉要配3份以上的蔬菜,每餐幾乎都會看到綠葉蔬菜,蔬菜品種通常在3種以上。
這些,就是我的瘦身秘訣之一——大量蔬菜吃出苗條身材。
通過控制血糖來控制體重的8個原則
1 儘量選擇含粗糧、雜糧的食物,而不是只吃精米白麵。
2 經常把豆類食品和糧食配合食用。
3 儘量選擇韌性強、更耐咀嚼的食物,而不是鬆脆或柔軟的食物。
4 多吃綠葉菜和其他纖維比較多的蔬菜。
5 經常用醋佐餐,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可以延緩澱粉的吸收速度。
6 少吃薯條、鍋巴和各種膨化食品。
7 不喝甜飲料,不吃各種甜食。
8 如果吃甜味食品的話,選擇纖維高、甜味淡的新鮮水果。
七、運動是減肥必不可少的利器
1、運動長肌肉
肌肉的比重明顯高於脂肪。如果一個人脂肪含量下降3公斤,肌肉比例上升3公斤,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結果是體重保持不變,但比重大了,體積小了,於是 人看起來就瘦了。這種減肥成果,是無法用體重秤稱出來的。很多女士在開始運動之後,都會發生這樣的比重改變。她們發現自己腰圍小了,看起來瘦了,但是因為 體重計上沒有反映出成果,便立刻受到打擊,放棄了運動,結果又重新回到“肥而松”的狀態當中。
人的衰老過程不可避免,但可以通過運動來大大延緩。人過三十,身體狀況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積極運動,就可以讓我們儘量把鬆弛的狀態推得遠一些,而且一般的運動量根本不可能產生大肌肉塊,哪怕是每日做30個俯臥撐,也完全不必恐懼變成“肌肉女”。
適度的肌肉是美麗的,它幫我們保持緊致的狀態。而最令人開心的一點是,不分年齡大小,只要我們努力健身了,肌肉比例就能明顯上升,身體線條就能明顯改 善。運動還能幫我們體型變得更為協調,比如下身發達的女子,可以通過有氧運動整體減脂,配合上身肌肉鍛煉增肌,來逐漸接近完美的沙漏體型。
2、保持苗條健康的運動秘訣
——每週2次30-45分鐘的有氧鍛煉,但其中有3次讓自己心跳達到160以上的高強度練習,每次10-20秒,間隔2分鐘左右。隨著體能的增強,不斷提高強度。比如跑步、競走、打球、爬山、登梯都可以。
——每週2次有氧運動以外的鍛煉,最好是瑜伽練習和強化肌肉的練習,讓自己韌帶和肌肉有幾分鐘達到極限狀態,哪怕總共只有20分鐘,也會有效果。
——每週都做不同類型的運動,全面促進身體的機能進步。
——如果非常忙,每天至少要有15分鐘的運動,包括高強度練習。
——注意運動的安全性,做10分鐘準備活動,在強度練習之前充分預熱身體,運動後有10分鐘放鬆肌肉。做到極限,但不意味著過度勉強。 四、每頓吃到7分飽
七成飽,就是身體實際需要的食量。如果在這個量停下進食,人既不會提前饑餓,也不容易肥胖。但是,大部分人找不到這個點,經常會把胃裡感覺滿的八成飽當成最低標準,甚至到了多吃一口就覺得脹的九成飽。這樣,如果餐後沒有足夠的運動,必然就容易發胖。
很多人說:你怎麼能感覺出來這麼細緻的差異呢?我根本不知道到了幾成飽啊?這是因為吃飯的時候從來沒有細緻感受過自己的飽感。如果專心致志地吃,細嚼慢 咽,從第一口開始,感受自己對食物的急迫感,對食物的熱情,吃的時候速度的快慢,每吃下去一口之後的滿足感,饑餓感的逐漸消退,胃裡面逐漸充實的感 覺......慢慢就能體會到這些不同飽感程度的區別。然後,找到七成飽的點,把它作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預防飲食過量。
對飽的感受,是人最基本的本能之一,天生具備。不過,這種飽感的差異,一定要在專心致志進食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如果邊吃邊說笑,邊吃邊談生意,邊吃邊上網看電視,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五、吃的少了,但肚子會餓怎麼辦?
1、多吃粗糧
我們做過研究,吃不同東西飽感是不一樣的。同樣一頓吃500千卡能量,如果你吃的是蛋糕,只是兩三小塊,吃的時候極快,吃下去以後根本不飽,覺得意猶未 盡,因為蛋糕太容易吃下去了。如果這500千卡你吃的是蔬菜、粗糧加豆製品,就吃得可飽了,甚至感覺吃不完。據我們實驗室研究的結果,你的飽感,以及飽感 持續的時間長短,跟你吃東西的速度有極大的關係。凡是需要你耐心去嚼的都比較飽人,不需要嚼的就不行。
我們不妨來做個計算:某女要減肥,計畫晚餐只吃50克糧食。如果吃白米做成的米飯(白米熱量345kcal/100g),那麼她吃50克大米所獲得的熱量是172.5kcal。因為1份大米要加1.5倍的水來煮飯,那麼她吃到的米飯重量為75克,用一般家庭吃飯的小碗來裝,只有半碗。這點飯量,不可能把胃填滿,真的很難讓人感覺到飽。
不過,如果她吃的是雜糧粥,那就不一樣了。同樣50克糧食,放10克燕麥片(377kcal/100g),10克黑米(341),10克紅小豆 (324),10克高粱米(360),10克小米(361),其中的熱量一共是175.3千卡。和50克大米相差不大。但是,因為加了6倍的水,這份雜糧 粥的重量為300克,相當於一般家庭吃飯的小碗一碗半。這樣的體積,吃起來就不會覺得太少了,加上菜肴之後,胃裡裝得挺滿的,甚至覺得自己食量還挺足。
半碗白米飯和一碗半雜糧粥,雖然所含熱量差不多,但是吃進去的速度慢得多,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咀嚼,帶來的飽腹感大不相同,心理感覺也大不一樣。
2、多吃蔬菜
纖維不僅能夠幫助我們預防便秘,它還能幫助我們增加牙齒的咀嚼次數,延緩胃的排空速度,減慢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總的結果就是大大加強一餐食物的飽腹感。有研究證明,吃同樣數量的主食,配合蔬菜或不配合蔬菜,血糖上升的速度很不相同。
和我一起在學校食堂吃飯的學生們發現,我的餐盤裡,很少能見到發麵餅、麵包、白饅頭、白米飯這類血糖反應太高的主食,常常用土豆、山藥、芋頭、藕、紅 薯、紫薯之類食材來替代主食;蔬菜卻吃得相當充足,一份魚肉要配3份以上的蔬菜,每餐幾乎都會看到綠葉蔬菜,蔬菜品種通常在3種以上。
這些,就是我的瘦身秘訣之一——大量蔬菜吃出苗條身材。
通過控制血糖來控制體重的8個原則
1 儘量選擇含粗糧、雜糧的食物,而不是只吃精米白麵。
2 經常把豆類食品和糧食配合食用。
3 儘量選擇韌性強、更耐咀嚼的食物,而不是鬆脆或柔軟的食物。
4 多吃綠葉菜和其他纖維比較多的蔬菜。
5 經常用醋佐餐,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可以延緩澱粉的吸收速度。
6 少吃薯條、鍋巴和各種膨化食品。
7 不喝甜飲料,不吃各種甜食。
8 如果吃甜味食品的話,選擇纖維高、甜味淡的新鮮水果。
七、運動是減肥必不可少的利器
1、運動長肌肉
肌肉的比重明顯高於脂肪。如果一個人脂肪含量下降3公斤,肌肉比例上升3公斤,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結果是體重保持不變,但比重大了,體積小了,於是 人看起來就瘦了。這種減肥成果,是無法用體重秤稱出來的。很多女士在開始運動之後,都會發生這樣的比重改變。她們發現自己腰圍小了,看起來瘦了,但是因為 體重計上沒有反映出成果,便立刻受到打擊,放棄了運動,結果又重新回到“肥而松”的狀態當中。
人的衰老過程不可避免,但可以通過運動來大大延緩。人過三十,身體狀況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積極運動,就可以讓我們儘量把鬆弛的狀態推得遠一些,而且一般的運動量根本不可能產生大肌肉塊,哪怕是每日做30個俯臥撐,也完全不必恐懼變成“肌肉女”。
適度的肌肉是美麗的,它幫我們保持緊致的狀態。而最令人開心的一點是,不分年齡大小,只要我們努力健身了,肌肉比例就能明顯上升,身體線條就能明顯改 善。運動還能幫我們體型變得更為協調,比如下身發達的女子,可以通過有氧運動整體減脂,配合上身肌肉鍛煉增肌,來逐漸接近完美的沙漏體型。
2、保持苗條健康的運動秘訣
——每週2次30-45分鐘的有氧鍛煉,但其中有3次讓自己心跳達到160以上的高強度練習,每次10-20秒,間隔2分鐘左右。隨著體能的增強,不斷提高強度。比如跑步、競走、打球、爬山、登梯都可以。
——每週2次有氧運動以外的鍛煉,最好是瑜伽練習和強化肌肉的練習,讓自己韌帶和肌肉有幾分鐘達到極限狀態,哪怕總共只有20分鐘,也會有效果。
——每週都做不同類型的運動,全面促進身體的機能進步。
——如果非常忙,每天至少要有15分鐘的運動,包括高強度練習。
——注意運動的安全性,做10分鐘準備活動,在強度練習之前充分預熱身體,運動後有10分鐘放鬆肌肉。做到極限,但不意味著過度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