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血管疾病患者
眾所周知,跑步是一項有氧運動。跑步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氧氣,並且消耗糖分、脂肪和蛋白質為身體供能。跑步速度加快,心率加快,心臟的泵血量就會增加,這樣會對心臟和血管造成負擔,增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運動風險。
2.嚴重肥胖者
嚴重肥胖者指的是指體脂率遠超過28%的肥胖者。過於肥胖者的下肢承受了身體的大部分重量,本身已經受到較大壓力,如果還進行跑步,只會給下肢關節“雪上加霜”,容易造成膝關節受傷。因此,建議嚴重肥胖者少做或不做跳繩、跑步等這些對關節壓力大的運動,可以多做游泳、快走等負擔小的運動。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島素後,不適宜馬上進行跑步,避免出現低血糖情況。而重症糖尿病患者,在沒有注射胰島素時或出現急性☆禁☆感染發熱情況時,也不適宜跑步。因為這時患者體內胰島素水準低,體內葡萄糖無法滿足跑步的能量供給,身體就會消耗大量的脂肪來為運動提供能量。而大量消耗脂肪產生的脂肪代謝物——酮體,有可能會致使人中毒。
跑步是一種對下肢充分鍛煉的運動,對膝關節的靈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對於膝關節曾經受過嚴重傷害者,在康復後,並不建議馬上進行跑步運動。可以先從快步走練起,循序漸進,情況轉後,可以考慮慢跑。但是如果發現膝關節有反復發作情況,建議不再跑步為宜。
如何跑步能避免傷害
1.開跑前熱身
開跑前通過一些簡單的拉伸動作熱身,活動肌肉和韌帶,讓身體進入運動狀態,能夠避免跑步過程中出現肌肉受傷或韌帶拉傷等情況。
2.買一雙好鞋
跑步時穿上一雙舒適的,彈性好的跑鞋能夠緩衝跑步時對下肢的震盪,避免腳踝和膝蓋受傷。
3.跑速不宜過快
速度越快並不代表減肥效果越好。如果你不是經常運動的人,剛開跑時應該從慢跑開始,再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加快速度。而不是一上來就快速開跑。
4.過程中要注意身體發出訊號
跑步出現猝死或者膝蓋受傷等情況前,身體都會發出訊號,因此,要避免跑步受傷,就要留意這些訊號。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頭暈,膝蓋微微疼痛等情況,建議停下跑步到一邊休息,千萬不要逞強繼續往下跑。
小提示:減肥要循序漸進
◆不要急於求成
一口氣吃不出個胖子,同樣一口氣也減不成個瘦子。所以大家不要急於求成,剛一開始就跑1小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逐漸加量。切記,當跑步過程中身體出現不適時,一定要停下來,讓身體做個必要的休息,然後再去鍛煉。
◆三餐注意事項
早飯:以清淡為主,最好吃個雞蛋,喝些牛奶。也可以喝點紅小豆粥或綠豆粥。
午飯:以蔬菜和低熱量的肉為主,要吃飽。吃完午飯後,要原地走或者去戶外散步30分鐘以上。
晚飯:以清淡為主,要控制攝入量,可以吃木耳豆腐湯。吃完晚飯後先去散步,然後過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在家原地跑步了。原地跑步1小時後,注意要多喝水。